堪記前夢 - 邁克

堪記前夢 - 邁克

坊間發酵的葡萄,認為《蝶影紅梨記》之所以成績斐然全因為資源雄厚,那種對「有錢大晒」的土豪式盲目信仰,除了暴露言者的淺薄,長遠來講真是教壞細路。娛記津津樂道的製作費若干仙姐謝幕名牌華服十七套,雖然並非生安白造空穴來風,對見錢眼開的一般觀眾也肯定起到宣傳作用,但搞過創作的行內人都明白,水源不足縱使會令人陷入周轉不靈困境,單靠銀両卻無論如何不能馬到功成。況且,不惜工本吹毛求疵,不是充滿正能量嗎,仙鳳鳴精神有幸延續到二十一世紀,不懂得欣賞和珍惜,損失的是閣下自己。
仙姐「東山再起」以來嘔心瀝血催生的四齣大戲,有人特別喜歡《帝女花》,有人衷心盛讚《再世紅梅記》,亦有人為幾乎失傳的《西樓錯夢》重現舞台而雀躍,基於千絲萬縷的個人因素,我最感激的是可以迷頭迷腦沉醉在《蝶影紅梨記》,一晚又一晚坐在台下,為過盡千帆的有情人陪笑陪淚。然而就算撇開「私怨」,純粹從客觀角度看,這齣戲的製作也是最接近完善的,不論服裝、佈景、燈光和場面調度,都配合得恰如其份,尾場的舞蹈編排,更是粵劇舞台上僅見巧妙借用古典芭蕾的成功例子,不但保存了原版羽扇舞神韻,鋪排鞠躬盡瘁為劇情服務,更影影綽綽掠過《天鵝湖》和《吉賽爾》足跡,九唔搭八的中西傳統忽然合體,教身患戲舞二毒的雙重道友感動涕零。完全就是戲裏唱的「那堪記前夢,忽見畫閣有紅梨現」──十三年前伍宇烈被我戲稱伍雪烈,戰戰兢兢為《重按霓裳歌遍徹》獻上他的粵劇第一次,排的正是同一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