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女士們減肥總是失敗,不少人會自責未能忍口,可有想過其實是用錯方法。營養師指出,減肥除要持之以恒,更需注意新陳代謝,坊間不少減肥方法因令身體吸收太少熱量,損害新陳代謝率,令身體進入飢餓模式,只燃燒少量肌肉來維持活動,身體恍如進入「省電模式」,令體重無法進一步下降。有婦人靠攝取低熱量等方法減肥逾30年,體重由135磅升至165磅,得不償失。
記者:伍雅謙
菜湯餐、果汁代餐及戒澱粉質減肥法等在坊間流行已久,因可令體重在短期內迅速下降,一直備受追捧。註冊營養師陳由指出,此類減肥法如菜湯餐,是以極低熱量的飲食方法,如一天只攝取低於800千卡熱量,減低身體熱量吸收,以增加體內燃燒儲備能量。
轉而燃燒肌肉非脂肪
第一次進行攝取極低熱量減肥法,減磅情況明顯,首周可減去3至7磅,但其實主要流失的是水份重量。到第2、3次再進行,因身體吸收熱量太少,新陳代謝開始減慢,便難以再下一城,「好餓又唔可以出街同人食嘢,一食番正常食量,體重就會反彈番」,體重甚至較未減肥前更高,得不償失。
當身體長期攝取太少熱量,吸收不到足夠營養,便會轉而燃燒肌肉以供應能量。陳指,人體的自然保護機制,會降低新陳代謝以節約能源,用少量熱能來維持身體機能,身體猶如進入「省電」功能的飢餓模式,以防止脂肪流失過快,「抗拒唔會畀你再瘦」。此時身體會越減越少肌肉,有研究指當體重反彈時更會100%長出脂肪而非肌肉,而因脂肪體積較肌肉大,即使體重與之前相若,外觀亦較肥。
一旦攝取熱量太低,導致新陳代謝減慢,就算進行大量運動,一樣無法瘦下來。陳指,英國有研究指出,極低熱量飲食減肥法會影響體內兩種荷爾蒙,包括瘦體素及飢餓素,令食慾及飢餓感較節食時更高,越餓便越想吃更多,結果適得其反。
食得精明 hea減成效顯
身體長期攝取不足夠熱量及營養素,更會損害健康,陳指,如電解質失衡、女士會月經延遲、脫髮、頭暈、抑鬱、便秘,甚至心律失常等。她稱,減肥要保持均衡飲食,飲食要低糖及低脂之餘,也要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蔬菜水果。部份人減肥有既定目標,要在特定時間內減去一定磅數,亦有部份人希望減得舒服,其實只要堅持進行減肥,hea減亦能獲得成效。
陳建議如周六及周日屬家庭日,一家人需外出用膳,一周有兩日不減肥亦可,「中間未必跟得到,唔緊要」,但要避免油炸食物、吃肉需去皮去脂肪、減少醬汁食品等,以維持已減去的磅數,將quota(配額)留予美食。若偶爾滿足口腹之欲,之後能更有動力積極減肥,堅持朝着目標磅數努力即可。
若旅行及公幹期間未能維持減肥餐單,陳稱可待返港後再減,屆時若體重上升,剛上升的體重其實較易在短期內回落,曾有人在旅行後體重回升的數磅,只需一至兩周努力減磅已收復失地。
陳稱,曾有一名50多歲女士,自19歲起已開始試行不同減肥方法,包括節食、菜湯餐及減肥藥等,但仍由以往最重的135磅,反彈到165磅,越減越肥。該女士後來根據正確飲食餐單,保持新陳代謝正常,只是每逢外出開會或公幹時不跟足餐單飲食,hea着減肥,3個月也能減去13磅。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