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三疑人自縊 - 李碧華

兩月三疑人自縊 - 李碧華

名人或半名人,一時按捺不住,捲入非禮、風化案,影響很大。若非禮的是男人(狎男),滿足一時手嘴之慾,更成為全城話柄,其「名」亦受考驗,××代言人、××大使、××領隊、××宣傳……退堂鼓聲不絕。過去好些個案,顯示付出代價甚大。
攣或直,男或女,任何微妙關係當然得你情我願,心甘命抵──否則變了抵命。
非常詭異,過去兩個月內,已有三宗涉及風化案的疑犯吊頸身亡。首二宗的色魔,街頭姦劫、入屋強姦,一個在警署羈留室用LAN線吊頸自殺;一個在收押所日間活動室廁所的窗框以床單上吊,都匪夷所思。近日一名17歲右手有咬痕的少年,在後樓梯水渠房內,用運動背包的索帶上吊死亡,他牽涉向19歲夜跑女學生「企圖施暴,但遭咬退」,未曾干犯嚴重刑事案,無法面對後果?畏罪以死逃避?
社會不同情強姦犯,監獄中更流傳因遭歧視被特別招呼。任何強姦案,對無辜的女事主而言,肯定是恒久的創傷,恐懼和恥辱,心理有陰影。如果那侵犯者還自殺喪命,叫人如何承受?必須堅強、豁達,懂得自力療傷,以忙換忘。別放心上,那是他們的因果。
害人害己,莫此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