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胸脹 自行檢查未必準乳房硬塊無痛 小心惡性瘤

經前胸脹 自行檢查未必準
乳房硬塊無痛 小心惡性瘤

【本報訊】乳腺癌排在本港女性癌症的首位,醫學界一般鼓勵女性定期自我檢查。不過,醫生指出女士們常見的檢查謬誤,包括誤以為乳房硬塊疼痛才出現問題,或因乳房在經前一周較脹實而「自己嚇自己」,亦有女士誤會良性腫瘤日後隨時會變異為惡性。若檢查發現有不明硬塊,便要盡早求診。
記者:伍雅謙

外科專科醫生熊維嘉指出,女士自行檢查乳房時,若發現有硬塊並疼痛,不少人誤以為是惡性腫瘤,其實恰巧相反,乳癌引致的硬塊通常沒有痛楚,部份患者更因此而掉以輕心。他稱,出現疼痛的硬塊大多屬於良性,惟也並非絕對,若發現有硬塊,應盡快求診檢查。

照鏡觀察形狀及皮膚

女性乳房會受經期影響,月經前一周乳房會較為脹實,熊稱,此時檢查並不準確,容易「自己嚇自己」,最佳的檢查時間是經期與經期之間,此時乳腺組織較軟,亦較易發現明顯硬塊。不少女士只着重乳房是否有硬塊,其實檢查時亦應透過鏡子,觀察乳房形狀、皮膚有否凹陷、兩邊乳房是否對稱、乳頭是否呈水平狀態等,若出現不正常便要盡快求診。
其實大部份乳房硬塊多為良性,熊指,主要視乎年紀,收經前發現的硬塊多為良性,收經後才突然出現的硬塊,便較大機會屬惡性。一般良性腫瘤以纖維瘤及乳腺囊腫(水囊或水瘤)居多,患者無法自行分辨,成因亦不明,有可能與身體雌激素有關,收經前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水平較高,乳腺容易受到刺激形成纖維瘤或囊腫;收經後因荷爾蒙減少,良性腫瘤也會越來越少,甚至自行消失。
熊指,除非纖維瘤及囊腫體積過大,影響外觀或壓到神經線出現疼痛,否則毋須理會,囊腫可以針抽取水份,纖維瘤或需手術切除,但甚少嚴重而要動手術。女士們另一個常見謬誤,便是誤以為良性腫瘤如纖維瘤或囊腫日後有可能變異成癌症,其實不會如此。

超聲波檢查無輻射

至於何時要進行定期檢查,熊稱主要視乎有否家族病史,一般建議40歲後檢查,若有家族病史如母親或姊妹曾患乳癌,便須根據當中最年輕的病例減去10年,譬如有親人在45歲病發,即35歲便要開始定期檢查。
乳房檢查主要包括超聲波、X光造影及抽針,若超聲波或X光造影發現有問題,可以抽針來抽取乳房組織,進一步化驗是否屬惡性。熊指X光造影可看清乳腺組織有否不正常及鈣化點,早期的原位癌可憑X光造影發現鈣化點而進行治療,不過X光有輻射,檢查時也需將乳房夾實,較易令人不適。超聲波則以高頻率聲波檢查乳房組織,沒有輻射亦較安全,檢查時也沒有痛楚,能清楚觀察乳房內的細小腫瘤,但卻無法看到原位癌的鈣化點。
一般40歲以下年輕女性,若沒家族病史非乳癌高危險群,多建議只用超音波檢查。熊指臨床所見有女士因抗拒X光造影,無法及時發現原位癌鈣化點而延誤治療,提醒原位癌能治癒,若能及早發現,能預防癌症發展成入侵性乳癌。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