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期糖尿病很多時沒有病徵,有病人到出現神經病變始發現患病。曾有一名43歲從事文職女士,受腹瀉問題困擾多月,每日最少屙3至4次,向腸胃科醫生求診,接受大腸鏡等檢查結果正常,驗血發現血糖超高,轉介糖尿科醫生診斷,始確診糖尿病。原來腹瀉問題是由自主神經線病變,影響腸道引致肚瀉,病人同時因周邊神經線病變出現腳麻痹,經治療後糖尿雖受控,但肚瀉問題只能稍為改善。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丘思欣表示,該名病人確診時糖化血紅素達14%(6.5%以上已屬糖尿病範圍),加上有神經病變,可歸類為嚴重糖尿病患者。確診後患者有戒口及控制澱粉質攝取,加上口服藥及胰島素注射,3個月內血糖水平回復穩定,腳麻痹能以藥物紓緩,但肚瀉只稍為減輕,「神經病變減到一半,已經算好好」。
長者忽略致肌萎
另有一名70歲有逾20年糖尿病史的男病人,經常不依時覆診,糖尿病控制一直不理想,其糖化血紅素大部份時間逾8或9%。他半年前開始雙腳無力,以為自己年紀大退化未有理會,最後連步行都困難,在家也要坐輪椅。家人帶他求診,檢查後證實有近側神經病變,大腿神經線受損,更出現肌肉萎縮,除要重新嚴控血糖,防止病情繼續轉差,亦要針對大腿問題接受物理治療。
■記者嚴敏慧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