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之於聲 - 蔣芸

耳之於聲 - 蔣芸

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那麼耳之於聲也又如何,恐怕未必有同好吧,吾友陳幗儀如發現新大陸般叫我看一個「中國新歌聲」的歌唱節目,哦,我記起她曾是一位早年在卡爾登駐唱過的歌星,那是在她尚未或已成名於模特兒界的年代,我尚未來港前的六十年代吧。
早幾年也常看「中國好聲音」歌唱節目,因為參加的歌手之中有不少唱得比職業歌星更精采水準更高,而幾位擔任評判的導師也難免有珠玉在前卻滄海遺珠之失誤,聽歌之餘還能媽媽聲的月旦評判,不亦樂乎。
其實一位歌手能不能紅不必專業品評,一些普通觀眾也可以預料得到,當年山地女孩張惠妹沒有任何包裝;一開腔,我就對同看電視的朋友們說:這個女子一定大紅……。眾人不以為然,那個年代是玉女歌星抒情年代,過了許多年,有友常對人說:她不知什麼眼光……。她們眼中這又黑又野的嘶吼歌手,不是那一杯茶,而在電影界也算是過了幾年的我早已能分辨開麥拉臉和真人的分別,唱歌也是如此,特殊的、不平凡的與中規中矩的甜美有大分別,祖師爺賞飯吃的是另備一格的。
「中國好聲音」當然曾造就了不少新人,但始終闖不出一片天,仍默默無聞者更多,導師的青睞並不是能走紅的保證。
幾位導師之中,人棄我取的欠奉,你看我,我看你,互相觀望走寶時有所見。最近那位新導師陳奕迅的表現就叫人不敢恭維,也許能歌者不適合這角色吧;那周杰倫比陳稍微好一點,這幾位都不如另一位劉歡的完全投入十分認真的傾聽,他倒是對於評選歌手有獨到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