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上最難以解決的醫學難題是甚麼?英國的腦退化症研究所(Alzheimer's Research UK)行政總裁Hilary Evans就直指是腦退化症。
2015年,腦退化症成為英格蘭及威爾斯的頭號殺手;在美國,腦退化症影響超過500萬人,每3人之中便有1人因腦退化症或相關老年疾病而離世。治療腦退化症的費用成了美國政府整體醫療費中佔最大部份的開支,比癌症和心臟疾病還要高。現時香港有逾11萬腦退化症患者,85歲以上的長者,每3人便有1人患有此病。到2039年,患者人數預計增加至33萬。
最棘手是,現代醫學還沒有根治腦退化症之法,連藥物能否減慢退化程度也眾說紛紜。世界各地專家正在努力試驗不同方法,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學者發現,獨特頻率的閃光或許能減慢甚至治癒腦退化症。
研究人員對擁有腦退化症基因的老鼠經照射特定頻率的閃光後,它們腦內變異的蛋白質減少。若果在人類臨床實驗中能顯示相同效果,這種非入侵性、預計成本低廉的治療將會是腦退化病人和照顧者的重大喜訊,為研究腦退化症提供全新的預防和治理方向。
改善對病患者及照顧者支援的機會,不一定單靠高科技,也可以來自日常生活,例如建立「認知友善」的社區:有人情味社區小店,可以借日常的互相溝通,訓練患有腦退化症街坊基本社區生活技能,幫助他們維持正常的社交活動,建構鄰里關係網絡。社區小店也能藉日常交往留意長者動態,甚至可以幫助認出走失的患者,減少病情引發的某些不良後果。
現時,位於沙田的賽馬會耆智園為腦退化症患者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及訓練,減慢其認知能力的衰退,並透過各項支援服務紓緩腦退化症患者家屬的壓力。
另外,賽馬會高錕腦伴同行流動車更會走遍全港18區,為有需要的「老友記」提供腦退化症的初步檢查,也與非牟利組織及老人中心合作,安排長者到流動車進行檢查,以及為照顧者提供培訓。
總之,不論Hi-Tech 還是Hi-Touch,只要能幫助腦退化症患者及家人,都是好事。
張亮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