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DQ與良好管治的關係 - 鄭中正

千方百計:
DQ與良好管治的關係 - 鄭中正

四名立法會議員被法庭裁定宣誓無效,被褫奪資格(DQ),一時之間全城DQ聲音四起。四人可能就判決上訴,所以在此不作討論。但我在這事上,聯想到DQ與良好管治的關係。良好的公司或機構管治建基於問責、透明、公平及持正四大基礎上。良好管治在於履行對其股東(公司)或持份者/會員(協會或公營機構)的責任和承諾。
作為一名執業會計師,我們不單是提倡良好管治,更提供服務為客戶建立內部控制及管治系統。在公司或機構管治的範疇上,會計師的專業角色可以說是中流砥柱。香港會計師公會在企業管治水平亦扮演着推動角色。每年11月,公會主辦年度最佳企業管治大獎,為香港建立良好管治基準和推廣管理質素。小弟已經連續7年為大獎作為評審之一,樂見香港企業的公司管治在過去幾年不斷進步。公會在這方面的工作成效應記一功。
雖然在推動和提倡香港企業管治有效,公會自己的管治卻問題處處。首先是理事會開會的議程和會議紀錄,現在的處理是完全不公開。我覺得除了特別敏感和保密案件之外,應該公開給會員共享和討論,增加理事的透明度和問責性。
其次是理事參與理事會的要求、程度和出席率。在專業會計師條例(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Ordinance)15(1)(b)列明理事如「連續3次缺席,議決將其職位懸空」。所有理事及各委員會委員的出席率都是在網上公開的。大家細心查閱閱一下,不難發現有人可能已經違反了以上條例。
還有一樣更大的管治問題是在任期上限和告退方面。與其他公營機構一樣,公會為其轄下委員會訂下6年上限的任期,以保持委員的公平獨立性。在公開的任期表上,可以發現不只一次有人任期已經超過上限。以上兩種情況,理事或委員理應都被退下或DQ,但沒有。這極可能有違良好管治原則,既不公平亦不持正,所謂能醫不自醫,希望公會好好檢討一下自身的管治問題。
「千方百計」需暫別一段時間給小弟處理一些事務,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和支持香港會計師,後會有期。

鄭中正
http://www.fb.com/Raymond-Cheng-for-Council-10080682665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