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母親和患上妄想症30年的兒子依靠5,000元綜援金與傷殘津貼生活,兒子阿雲30年前一個晚上,失去了一份報章主編的工作,出身名門的妻子,也離他而去。
阿雲受妄想症影響,自覺醉心於為美國哈佛大學做研究,每天走訪香港不同的博物館做「考察」,早出晚歸,還以為那1,700元傷殘津貼,就是工作上的回報。飯來張口的阿雲只會叫媽媽作金姐。媽媽對阿雲的古怪行為早已習慣。
一個緣份,一位精神科社康護士遇上了這家庭。
還記得第一次家訪,我跟阿雲提議母子一起申請綜援,他竟然氣憤地回應,他有工作還申請綜援是違法,金姐也不是媽媽。往後每次家訪,我看見阿雲的媽媽只可以留在房間,她對阿雲只有無奈。所有親友的電話號碼已經變成了永遠的「空號」。
我嘗試幫金姐,她卻說不要再給她希望。不輕易說放棄的我,只好像考古學家般,一筆一筆輕輕的去發掘,使她過得輕鬆自在。我也總算幫到這個家庭行出了一小步。
另一方面,每月的家訪中我漸漸與阿雲建立出一份信任關係。在一個寒冷早上,收到阿雲來電噓寒問暖和分享工作上喜悅。那一刻,我感到社康護士團隊的努力和汗水是沒有白費。我們亦一直幫他去重新適應藥物。
三年後的某一天,阿雲紅着眼的對我們說:「謝謝你們多年照顧,這30年來,我真的對不起媽媽。」阿雲的病情日見改善,他帶給我的驚喜往往使我半信半疑,首先,是一張博物館的導賞員工作證,其後竟然是一間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英文班助理教職員證。
一天,我收到消息:「阿雲搬家了。」阿雲開始了一段新感情。這次經驗,令我作為精神科社康護士而感到自豪。在這裏,我衷心地為各位醫護人員無私的努力而鼓掌。多謝。
撰文:沙田醫院精神科社康護士何寶明
逢周一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