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13上市公司涉貪遭廉署檢控

5年13上市公司涉貪遭廉署檢控

【本報訊】過去5年有13間上市公司涉貪污遭廉政公署檢控,廉署指以往上市公司貪污多在上市時出現,但近年越來越多公司藉買殼上市或合併,增加貪污風險。由於部份上市公司業務及管理層在海外,廉署決定相隔14年再舉行上市公司商業道德會議,加強上市公司認識本港防貪法例及提升管治。

重辦商業道德會議

廉署香港商業道德發展中心總幹事鍾麗端受訪時指,2011至2016年的5年間,有13間上市公司涉貪污遭廉署檢控。她指以往上市公司貪污多在上市時出現,但近年越來越多公司藉買殼上市或合併,增加相關貪污風險。而上市公司貪污案涉及金額亦比一般貪污案大,有上市公司貪污案涉逾1億元賄款。
她指上市公司貪污案常見犯案手法,包括申請上市過程中公司高層及專業顧問串謀誇大營業額,或發表有利公司股價報告,操控股價,又或隱瞞關連交易,從中得益;在購買海外資產時高價收購被賣方誇大的資產,又或揑造海外銷售業績及誇大公司盈利等。她承認,上市公司貪污案犯案手法迂迴隱蔽及複雜,又涉大量財務文件,廉署需花大量人力物力及時間抽絲剝繭,甚至需法鑑會計協助調查,增加調查難度,部份個案需5至6年時間才完成調查及檢控。
現時本港有約2,000間上市公司,當中一半屬內地企業。截至2015年,廉署累積探訪1,000多間上市公司,當中逾六成有採納廉署提供的防貪服務;至於其他未有採用服務的上市公司,鍾解釋,部份公司已自行落實防貪系統和培訓,另部份公司業務在海外,管理層及大部份員工均長駐海外,毋須廉署提供培訓。
考慮到近年本港監管機構先後推出多項新法規,收緊上市公司的監管,廉署決定再度舉行上市公司商業道德會議,加強上市公司認識本港防貪法例,提升良好管治,至今已有近400名上市公司高層報名參加9月1日的會議。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