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8月第一個星期是「國際哺乳周」,香港母乳育嬰協會一項調查顯示,雖然有60%以上的在職媽媽表示能夠在公司「泵奶」,但亦有31.3%人表示曾受不禮貌對待甚至歧視,例如被要求到廁所「泵奶」等。協會希望政府能立法推行上班哺乳休息時間、提供更多母乳餵哺設施,更全面保障在職媽媽。
促提供更多母乳餵哺設施
該項調查於互聯網訪問了總共4,904位女性,當中4,860人是在職媽媽。而62.2%的在職媽媽表示,公司容許員工在每天8小時內,有兩節30分鐘的時間「泵奶」,比率較去年的53.4%高。
然而,亦有31.3%在職媽媽表示,曾在公司「泵奶」期間遭到不禮貌對待甚至歧視;20%人更加表示曾經有過不愉快經驗。協會主席梁凱庭表示,部份歧視個案包括被要求到廁所「泵奶」,又或只限於午飯時才可離座「泵奶」。
梁指,調查顯示約80%受訪者認為政府現時推行的政策仍不足夠,希望政府能盡快立法推行上班哺乳休息時間、提供母乳餵哺設施等,讓需要餵哺母乳的媽媽有更全面保障。
任職空姐的王女士表示,因工作所限,每天只能靠等候上機前「泵奶」,「然後立即放喺飛機嘅雪櫃」;她指,一直堅持以全母乳餵哺現時9個月大的女兒,雖然有點辛苦,但為了給女兒充足的營養及抗體,在所不辭。
王女士又認為,在工作期間「泵奶」,最重要是得到同事體諒,否則即使有更多的設施,哺乳媽媽仍有機會被歧視。
行政會議6月通過,日後在賣地或批地予發展商時會加入強制條款,要求建成的樓宇或商場需要提供母乳餵哺設施。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表示會盡快落實。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