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民間向日索償 受盡官方打壓

內地民間向日索償 受盡官方打壓

【本報訊】二戰期間,約有20萬中國(含台灣)女性被日軍當作性奴,成為慰安婦,其中多是年輕少女。二戰結束後,台灣慰安婦在政府和民間關注下,一直向日本政府交涉索賠,官方亦建有慰安婦紀念館。統計確認台灣慰安婦約2,000人,截至今年4月還有3人活着。
中共建政後毛澤東因要與台灣的蔣介石爭取日本支持,放棄對日戰爭索償,慰安婦問題更不過問;70年代初日本終拋棄台灣,轉與中共建交。直到90年代後期中日關係走下坡,內地民間興起對日索償,受盡官方打壓,之後慰安婦問題漸獲輿論重視,官方態度才趨好。

在生願指控者僅17人

但至今為止,內地慰安婦數字缺乏可信的統計;90年代末曾有媒體統計,指內地有名有姓的慰安婦約有數十人,但至今願出面指控、仍健在的只剩17人。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慰安婦史學者蘇智良自90年代開始研究慰安婦議題,他批評中國政府對慰安婦歷史毫無作為,他甚至早前向上海市政府申請,將一棟認為是全亞洲首間日軍妓院的房屋保留,改造成慰安婦博物館,但當局無回應。到去年10月22日,中國大陸唯一的「慰安婦」博物館在上海師範大學落成。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