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牌製作技藝,是香港非物質遺產,叫得遺產,自然值得珍惜,但也意味逐漸式微。事實上,現時全港只剩5間製作傳統花牌的公司,由蔡榮基掌舵的老字號,連他在內只有7個人,已屬行內龍頭。「年輕人都不願入行,好多見好似幾得意,嚟見工話想入行,只做一日,第二日已經唔見咗人」。蔡說。紮作大型花牌工序繁複,由摺花寫字配置色紙,到破竹紮作支架上棚組裝。「呢行有一定危險性,人工唔高,賺嘅係辛苦錢,就算捱得,好多後生寧願去紮鐵,賺2千幾蚊一日好過」。
不過,也有不怕辛苦和低薪的年輕人,21歲入行的豪仔,便是其中之一。做了7年,已是能獨當一面的師父仔,豪仔說入行學師以日薪計,他記得只有$270,同2千日薪的紮鐵工差天共地,但做過地盤和汽車維修的他,直言,有些經驗確是有錢買不到。「呢份工可以週圍去唔出奇,但無諗過可以去埋美國,同啲外國人示範點樣造花牌,真係好興奮」。開幕後續留美國兩星期,主持工作坊,向外國人展示港式花牌技藝,他直言一世難忘。
豪仔謂,紥作是他做得最長的一份工作。「頭一個月最辛苦,手指好痛,捱過咗就得,喺呢度做,令我學識咩叫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同樣做過地盤的阿鈞,是另一個捱得過的年輕人,他說尋尋覓覓,希望學到一門有興趣的手藝。「以前做地盤,大部份時間各有各做,依家最開心係可以係team work」。入行35年的楊師父,看盡行業由盛轉衰。「呢行無得速成,點先可以紮得穩,要用暗力,亦要較準角度,全部都係經驗,但你學識咗,就會跟你一世」。
記者 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