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劏房板房近年租金不斷上升,單身基層人士未能負擔租金,被迫選擇蝸居「棺材房」。海港青年商會主辦、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協辦的「家.點光」活動昨午舉行,逾百名義工合力製作福袋,送贈200戶基層困居戶家庭,同場展出社協1:1模擬棺材房讓參加者體驗。社協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表示,近年單身人士輪候公屋時間越來越長,業主見棺材房有市場,不斷將單位改裝,「估計深水埗有幾十個(棺材房)單位,全港有超過一百個」。
小姊弟體驗模擬版
施指棺材房戶越見年輕,入住人士以往多為60、70歲長者,現時中年男士甚至年輕人也有,最細只有18歲,「佢因為家庭問題之前住宿舍,但18歲夠年齡要搬出去,冇錢只好租棺材房」。
棺材房租金亦正不斷上升,由1,800元至2,400元不等,但只有一個床位的空間,圍上木板,衞生欠佳有木蝨,難以住人。她表示,住棺材房的大多正輪候公屋,未上樓前僅希望有租金較優惠,但環境較好的居所入住。
僅15平方呎的棺材房,躺在內感受如何?7歲陳俊嘉和9歲陳祉瑋「試住」後均表示,香港不應有這種住所。姊弟倆與父母居於私人樓,二人同住一房,弟弟俊嘉說自己房間大得多;坐在下層的姐姐祉瑋指,從未見過這樣居所,棺材房「好矮、好窄」,自己不可能住。她指,香港租金太貴,基層「畀唔起租住得唔好」,又稱如果有朋友住棺材房,「會請佢嚟我屋企住」。
73歲的陳伯,靠綜援生活,現居深水埗一開放式床位,月租1,900元,雖未至於棺材房般圍住木板,但同樣只有15平方呎,近廁所有異味,現只望盡快輪候到公屋上樓。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