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星沉何以為繼? - 蔣芸

月落星沉何以為繼? - 蔣芸

不久前李怡兄在他「世道人生」專欄中提到電影「明月幾時有」經東江縱隊生死大營救而救出在香港的文化人、作家、學術界名士有數百人之多,他也提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他說歷史要拷問的是這些文化人安全被送到中國以後的命運……。
本欄不是曾說過「明月幾時有」應該再拍續集,講講劇中游擊隊義氣仔女救人之後的生涯──李怡兄另有此說其實是他個人的疑問與慨歎,說是說歷史不禁要拷問……是呀,其實是我們都要明知也故問:日據時代淪陷區的文化人,送到中國後的命運將會是如何?當時是:將會是……七十多年過去,不是將是已是一部部血淚史了。
是個人的不幸,還是歷史的不幸?是個人的命運,還是大環境的命運?試問有多少個文化人可以逃脫熊熊烈焰和滔滔巨浪,日日月月年年、無日無之的大大小小運動、無窮無盡的黑牢,下放勞改文化大革命等精神肉體的折磨;一關關的生死關,如果知道一九四三年之後的七十多年裏沒有人能逃過比那三年零八個月更長久更悽慘的命運,當時船上的人是否會投奔怒海一死了之?中國知識份子的命運是永不見天日的有形無形牢獄,當然也有去投靠當權者,厚顏無恥的歌功頌德來苟全性命的文化人,晚節不保,一息尚存雖生猶死,個人的歷史已蒙羞,假設當年身便死,也許不失為一個清白的結局吧。
明月幾時有之後是月落星沉,也許續集更值得拍,拍的是月落烏啼霜滿天,從劉曉波的遭遇看中國知識份子的命運,在中國,真是一個笑不出來的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