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私樓供應9.8萬伙創新高

一手私樓供應9.8萬伙創新高

【本報訊】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逼近10萬水平。根據運房局數據,截至今年第2季,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按季再增2,000伙,預計高達9.8萬個單位,連續4個季度創紀錄新高。業界憂樓市政策側重一手市場,供應增加對樓價影響有限。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政府正籌備專家小組研究本港未來土地供應來源。 資料圖片

業界:無助解決樓價「乾升」

運房局發言人指,截至今年6月底,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預計為9.8萬個單位,是政府自2004年9月起每季公佈供應數字以來的新高。
私人住宅潛在供應中,包括仍未售出的貨尾8,000伙;建築中但仍未售出或未發售的樓花共6.1萬伙,以及2.9萬個隨時可動工的熟地。預計供應量較上一季增加2,000個單位,主要是因為有多幅中、大型住宅用地轉為熟地。
運房局透露,9.8萬個潛在一手供應中,料有7.19萬個單位為實用面積小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較上一季多3,000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逾73%,較上一季多2個百分點。
第二季私人住宅施工量約6,000個單位,按季增1.4倍。但上半年累計只有8,500個單位施工,較去年同期少7,700伙或47.5%;而期內落成量則與首季相若,有4,400伙;上半年共有8,800個單位落成。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政府正籌備專家小組,研究本港未來土地供應來源及覓地建屋等工作,料9月底前召開第一次會議;短中期會繼續改劃土地,長遠將發展古洞北及粉嶺北。
縱使新供應續增,但萊坊林浩文指出,二手流轉不足,發展商賣樓會因應市況調節,再多一手供應,亦無助解決樓價「乾升」狀態。高力國際張翹楚認為,私樓供應增加,但發展商仍然控制着賣樓、施工及落成時間,預計供應量未必能全數推出市場。
經濟學者關焯照則指,目前樓市「滯滯地」,新盤都難「一Q清袋」,預期新樓供應增加,料推使發展商將遠期樓花趕緊推售。
■記者程俊華

市民心聲

梁先生
「咁多新移民,10萬伙供應都唔夠,但都有個上車希望,希望買到個土瓜灣一房細單位收租。」

彭先生
「供應多係好,但樓價仲係貴,起碼跌兩、三成先會考慮入市。政府舊年推辣招限制一約多伙係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