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議助 部份獲民主派接收

40議助 部份獲民主派接收

【本報訊】新一批被DQ的議員雖有4位,但受影響的不止4人,還有為他們服務、合共近40人的議員助理。據悉,部份議助獲民主派議員辦事處接收,部份議助則計劃成立社企,繼續參與公民社會工作。長毛梁國雄的司機已另覓新工,部份議助則自動減薪繼續為其服務。

擬設社企繼續公民工作

翻查4名被DQ議員今年5月及6月提交的開支申報所見,4人各有8至12名議助不等。據悉,由於其他民主派議員辦事處空缺不多,能接收的議助有限,其中姚松炎部份議助獲民主派接收。姚稱由於他不屬任何政黨或組織,故今次解散辦事處後,其議助不能如其他政黨議員般返回政黨工作,幸民主派議辦有空缺願聘其議助。姚續指有助理擬設社企,冀繼續參與公民社會工作,又能維持收入。
當選議員多年、有9名議助的長毛梁國雄慨嘆自DQ案有判決後,其司機已另覓工作,其餘8名議助則有不少人自願減薪,由本來逾萬元月薪減至8,000元。梁無奈稱,香港生活指數極高,本應最少給予各人1萬元月薪,使議助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惟因目前局勢不斷有變,相信要再過一、兩個月後才知有多少議助留下。
至於有約10名議助的劉小麗,仍為議助出路苦惱。她稱仍未清楚有多少議助獲民主派議辦接收,部份或會跟隨她在民間延續辦事處工作。
由於大部份民主派政黨都要參與直選兼資源有限,難以承擔突然多出的近40名議助。工黨張超雄稱其議辦開支已「爆燈」難以接收,相信其他民主派議員都有類似情況,充其量可提供議辦地方作為存放物品,「但經濟承擔係冇可能」,坦言一人黨運作艱難。據知有民主派議辦考慮以不支薪形式收留部份議助,方便出入立法會,但仍要考慮議辦的承受力及議助本身想法。
■記者呂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