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24日)特朗普政府宣佈,原本從三月份開始停止受理的H1B工作簽證的急件申請,將部份恢復受理;雖然對象還是僅限於本來就不用參加抽籤的申請者,但這已是數月來特朗普政府首次對外國人在美工作議題釋出善意。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其實近年來國際學生要在美國找工作越發困難──每年H1B工作簽證的名額始終維持在8.5萬個,但希望申請的人數卻屢屢突破30萬大關。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也讓每年4月1號的申請日更顯繁忙、人手吃緊。特朗普政府當初便是以此為由,宣佈暫停所有H1B的急件處理。很多留學生都深怕這是移民政策緊縮的開端,但這次的舉動也讓許多人見到一絲曙光,希望接下來美國政府能持續開放。
「我們不知道他當初凍結H1B加急服務的原因是甚麼,但我認為大家不需要有陰謀論,不用過度解讀」。律師王太和說,不論是停止或是重新開放申辦,多半只是因應人力調度所做出的決定,「雖然申辦過程多半可以由電腦完成,但本來就需要大量的人力來處理這些書面文件」。王太和認為,特朗普對移民不友善的刻板印象讓大家都猶如驚弓之鳥、動輒得咎,所以才會用放大鏡去檢視這些事情。
「而且相關單位目前也只有針對高等學校、非營利機構、以及政府部門的加急申請」。王太和強調,這三類人才的簽證申辦本來就不受名額限制。而H1B文件處理的最高峰時期已經過去,現在本就恢復到人力足以供給的情況,會這麼做一點都不意外,這也不代表政府接下來會有大動作到移民改革。
不過王太和話鋒一轉,點出了另一個讓移民族群十分關注的項目──「親屬移民」(即美國公民申請讓非公民親屬依親移民)。他表示,美國國內的部份民眾其實十分期待特朗普能夠大刀闊斧的改變目前的移民政策,「很多人希望削減親屬移民的名額,把它們讓給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術的人才,得以改變整個移民結構與素質」。王太和強調,在過去幾年內,早有許多高科技產業持續向國會施壓,希望改變政策,而特朗普政府不可能忽略這些聲音,若政府真想有所改革,非常有可能從此處下手。
不過王太和認為,目前特朗普政府遲遲沒有大動作改革,其實也是因為他們不願與民眾堅信的移民精神相左。「美國移民法體系從建立以來,都是以家庭價值為核心的基礎之上」。他表示,從60年代移民政策底定開始,「家庭團聚」始終是美國政府堅持的目標,因此要大刀闊斧的改變親屬移民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只要一改變,等於是摧毀整個美國移民法的基石」,王太和說,人性始終是自私的,以親屬移民為主的移民體系,並不是說改就能改,尤其其中牽扯許多個人利益,「要動別人的乳酪,大家都不會感到切身之痛,但要動到自己的,那大家可就反對了」。
「特朗普政府現在是一個兩難局面」,王太和說,他既要實現當初那個「讓美國再次強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承諾,卻又不能一意孤行的硬幹,「這樣的處境讓他難以施展拳腳,究竟他會怎麼做,我們也只能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