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兩年前鉛水風波後,政府要求新落成樓宇需測試食水樣本中,鉛、鎘、鉻及鎳4種金屬的含量。民主黨今次抽驗荃灣尚翠苑13個廚房的食水樣本,發現7個水辦鎳含量超標,含量為每公升93微克至9,660微克,較世衞標準的每公升70微克,分別超標33%至137倍。該黨也有抽驗青俊苑的鎳含量,未有發現超標。
藥劑師:或來自水龍頭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鎳可以透過食物或水源進入身體,或在重型工廠工作的工人也有機會透過環境吸入鎳。他稱,若食水中含鎳,可能來自水喉接駁配件或水龍頭等。他又指,鎳會令身體出現腸胃發炎或皮膚過敏現象,但不會在體內積聚,因鎳會經過腎臟或消化系統排出體外,但長期接觸或吸入高劑量則可引起中毒甚至致癌,惟現時未有人透過食用鎳致癌。
2015年發生的鉛水事件,也有政黨驗出食水含鎳,當時衞生防護中心程卓端醫生曾表示,根據世衞資料,鎳透過食水而引致的健康風險可能性很低,但鎳是致癌物,只會在吸入時致癌,由食用致癌則未有數據或資料。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