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揭隱瞞資產遭高院DQ巴基斯坦總理辭職

被揭隱瞞資產遭高院DQ
巴基斯坦總理辭職

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Nawaz Sharif)成為「巴拿馬文件受害人」,因被揭隱瞞他和家人的海外資產,昨日遭最高法院褫奪國會議員和總理資格。謝里夫隨即辭職,三度出任總理均不得善終,未能打破立國70年來總理無法做滿五年任期的宿命。

最高法院五名大法官昨日宣佈裁決,一致認為證據顯示謝里夫失去「誠信」,「他已不符合國會議員資格,因此總理職務亦必須中止」,終身不可重返國會,指示選委會頒令罷免其職務。法庭下令反貪機關進一步調查謝里夫家族,在六周內就他們隱瞞資產提出貪污起訴。

稱尊重司法制度

在裁決公佈後一個小時左右,謝里夫辦公室發聲明指他雖對裁決有保留,但為尊重司法制度已辭職。謝里夫一直否認涉及不當行為,批評有關調查「偏頗和不實」。他仍是執政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黨魁,掌控國會大多數議席,預料他會挑選繼任總理人選就任至明年大選。
在去年巴拿馬文件風波中,謝里夫三名子女被揭涉未有申報離岸公司和資產,當中通過離岸公司購買倫敦豪宅的資金來源最受關注。最高法院今年4月下令調查,發現謝里夫家族的收入和生活方式有「巨大差異」,更揭發謝里夫女兒涉呈交偽造文件以擺脫與倫敦豪宅的關係。
法院對謝里夫的裁決符合法律專家和反對派預期,但亦出乎意料地同時罷免了財長達爾的職務。在法院外集會的反對派支持者聽到裁決不斷拍手歡呼,其他地方亦有民眾上街慶祝。
謝里夫陣營對裁決相當失望,指是一個迫害陰謀。運輸部長拉菲克在法庭宣判前表示:「這是報復。為了打擊我們,民主制度變成了針對目標。」另一官員阿里指:「這些開心得跳舞的人明天就會痛哭,他們對民主從後捅了一刀。」
67歲的謝里夫曾三次當選總理,過去兩次分別是於1993年因涉貪被時任總統開除,以及1999年因軍事政變被解散政府,翌年獲特赦流亡沙地阿拉伯,七年後回國。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