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一連五日《蘋果》果籽面試真人騷,雖說是騷,但絕對真人真事,我和拍檔Chris以及三位求職者,騷前從未溝通交流見過面。
有讀者質疑明明個個識講廣東話,面試講英文扮晒嘢多鬼餘。有讀者問,知道了問題所在之後,應該如何改善,節目中為甚麼沒有講解。香港人自幼稚園到大學,英文都是必修課,況且工作所需,對求職者的英文有要求很正常,面試被測試英文水平有甚麼出奇?但節目始終要顧及贊助商的利益要求,所以重點側重在英語對答及CV點評,不在面試技巧的改善。
如果只求英文講得流利的話,最終唯一入選的怎會是那位講得結結巴巴的男士?所以面試「真」可貴!
如果求職者是初出茅廬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承認自己對行業工作認識很表面很膚淺,面試中說想try,願意try my best非但不會被扣分,相反絕對被加分。但出來社會做事,經已好一段日子又轉過好幾份工,應該清楚自己具備一些甚麼條件能力足以勝任,面試前做足功課才是。
面試大忌是背台詞,還有不斷揣測Interviewers問的問題究竟想要甚麼答案。錄音機般的對白,答非所問、顧左右而言他的所謂答案,下場都只能是落選。
講到底,誠懇是關鍵,求職者的態度最重要。面試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確認求職者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和履歷中所寫的是否如一,從而判斷是否具備工作所需的各樣要求條件。
面試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事,更加不是很多求職者認定的僱主永遠佔上風,求職者要機會,僱主一樣要求材。面試不是角色扮演,是雙方對工作的期望及了解。否則即使成為面試勝利者,結果很快又要搵工再面試,成為工作失敗者。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