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懷疑被一批特殊力量盯上了,不是一個單位,是一批。
我深信被盯上的不只我一個,但凡上過任何有東西在賣的網站,或上網看過一段新聞,往後一段日子,都會如影隨形自動出現眼前。
每次在電腦上點進過銷售商品的網站,只要以後上網,網頁就有探訪過的廣告見縫插針,擠在屏幕上下左右角,沒有擋中央就很給面子很體貼了。我對廣告不抗拒,怎麼好意思抗拒呢?大家都明白媒體數位化很需要收入,可惜這些不請自來的廣告也沒付費給我在看的媒體,都是大數據之下弄出來的小把戲,以為我對該商品有過興趣,就把我列入準顧客名單。無辜啊,有時只不過是一時好奇,甚至是不小心踩到地雷般到訪了一回,商家就展開量身訂做的精神,追蹤我催促我梅開二度。即使我對有關商品有過一日情,太癡情只有嚇怕人,難道商家都沒談過戀愛?我的興趣全被掌握透徹,生活上無端多了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入侵,就跟被冤鬼纏身沒兩樣,雖也不算失去甚麼私隱,只是被偷去了安全感。
此外,我手機滑到最左邊,就有一系列來自不同新聞網站的文章,只要點進去看過,就像有神秘客戶服務員,很懂我口味似的,會發出一條溫馨提示:你曾表示對此人(有時是這網站)關注。
真係唔該晒,證明關注某些事某些人,即使不如劉曉波夫婦般敏感,也是很危險的事。因為本來無所不包的文章來源,會漸漸歸邊,我看過以某人為標題的文章,以後就集中供給我某人的消息。
可惜,那神秘客服只是單向,我恨不能向他大聲伸冤:「謝謝關心,本人關注範圍廣泛,對人也花心得很,我不想自己的視野維持在到過的地方,到訪過的雖不介意舊地重遊,也請容許我自己作主。雖然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不是要毀屍滅跡,但不用跟蹤我的腳步,猜度我的興趣,讓我重新做人,可以嗎?我知道,夠定力的話,可以無視你貼身推介我要看的,可惜,我也跟很多很多人一樣,會懶,會習慣,你幫我畫地為牢,我的世界很容易就越活越狹窄。那次點進去某名人小三四五爭寵大事,你就誤會我對該名人情有獨鍾,其實是一時八卦,正常對這些私人大事,我是一絲不掛的,我為我八卦過懺悔道歉,你可以體諒我放過我嗎?別以為很了解我,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