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長和(001)創辦、矢言要轉型做「香港人投行」的尚乘集團(AMTD),欲分拆保險經紀及創科投資業務上市的大計觸礁!消息指,港交所(388)質疑尚乘的投資業務,實為「自營坐盤」,但其業務名稱未有如實反映其性質,又指尚乘未披露多項資料,因此決定將申請「打回頭」。其中一名保薦人光大證券,更因此要第二度遭港交所「貼堂」。
記者:陳雪蕾
尚乘策略資本(AMTD Strategic Capital)今年5月9日遞交上市申請,擬於主板掛牌,由光大證券及招證國際任保薦人。但其申請於上月5日被發回,是自從2014年實施保薦人新規後,第14間被發回上市申請的公司。不過,有接近尚乘消息人士反指,港交所一邊稱支持金融科技公司上市,但根本不理解金融科技的投資模式,才把申請發回,質疑其做法會令其他有意來港上市的同類公司卻步。
拒將投資業務正名
消息指,出事的關鍵之一,是尚乘的「直接投資策略業務」,港交所認為有關業務實際上屬「自營坐盤」(Proprietary Trading),即俗稱「炒房」,意指透過進行頻密及短線的交易獲利,因此要求尚乘將業務正名,以反映業務本質及避免誤導投資者,惟尚乘不願遵從。
所謂「直接投資」和「自營坐盤」,同樣都是利用公司自有資金參與投資,但前者是作長線投資,如私募基金,投資對象多為房地產、未上市的初創公司等。
據了解,尚乘及保薦人曾就聯交所的決定提出上訴,強調公司的業務本質是「直接投資」,例如由2016年展開至今,只投資了7間公司,而美圖(1357)上市3個月內即出售其股權,只是為了避免利益衝突,而非為短線利益;又稱其主要投資在非上市證券等,意圖證明尚乘不是「炒房」。但反駁不被接納,港交所維持原判。
據尚乘初步招股文件披露,公司的主要收入就是來自這個只由4名員工負責的「直接投資」業務,去年收入達1.2億元,佔總收入的73.5%,而今年首3個月更誇張,佔期內總收入的95.2%,分部利潤率逾97%。
截至3月底止,尚乘直接或間接投資6間公司,包括點融網、在內地上市的神州優車、青島銀行(3866)、優車誠品等,總投資持倉為12.1億元。
接近尚乘的消息人士指,公司所作的投資,可帶來協同效益及業務合作,例如可為優車誠品承做保險等,故沒計劃短期出售上述公司的股權。他又指,尚乘是首間以投資金融科技為主的公司在港上市,「可能業務太新穎,港交所唔理解!」
尚乘集團主席蔡志堅對事件表示不回應,但指上市大計會繼續,但以甚麼業務組合上市、上市地點等則稍後再公佈。根據規例,上市申請被發回後設有「冷靜期」,兩個月內不能再提交上市申請。
尚乘集團2003年由長和及澳洲聯邦銀行創辦,最初從事資產管理、投資移民,以及房地產按揭中介等業務,前年10月公司獲基金瓴睿及中民投入股,長和僅餘4.4%股權。公司自此由前瑞銀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蔡志堅打骰,並轉型發展新股上市及企業融資等投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