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動人】患末期腎病從未認命換腎鬥士登珠峰大本營

【周末動人】患末期腎病從未認命
換腎鬥士登珠峰大本營

黃炎華的辦公室在上環水坑口街盡頭,一條別人一分鐘行完的小鈄路,曾幾何時,他要行足足半小時。「嗰段路,就好似上珠峰咁辛苦」。戲言成了真,今年4月,熱愛運動的他跟隨攀山專家,成功挑戰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營。「人在山中,一口氣最重要」。死過翻生的感覺,他其實並不陌生。31歲患上末期腎衰竭,每天洗腎,仍堅持繼續工作,又帶着210公斤洗肚水,與妻兒歐遊。「盡量如常生活,唔當自己係病人」。沉着氣自我鍛煉,苦候4年,他說還得感謝捐腎給他的人,讓他找回風光明媚的第二人生。 
記者 呂麗嬋

相約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創會主席黃炎華在伊利沙伯醫院大堂見面,剛抽完血的他精神奕奕。「之前換咗隻藥,要睇反應,所以返嚟驗血」。50歲的他,一身運動裝,身型fit爆,很難想像竟是長期病患者。長達4年每日洗肚,年前換腎,但終生仍得服食抗排斥藥。「上珠峰,有一定危險,要好留意身體變化,患咗腎病咁多年,呢方面比一般人敏感」。血壓急升,心跳加速,身體細微警號,他都會留意到,停下來深呼吸,放慢腳步。「久病成醫,無辦法」。他打趣說。

強烈的病人意識,反成了他安全登山的護身符,他笑稱更意想不到的是,擅長徒手潛水,原來對上珠峰也有利。「行山其實唔係我專長,一隊人上山,一直墜後,不過因為我好鍾意徒手潛水,閉氣閉得多,山上空氣稀薄,比其他人長氣」。人生,果然是一場耐力賽。「頭一、兩日已出現高山反應,痾咗兩次,間竭性頭痛」。山上溫差極大,朝早陽光直射,30幾度高溫,夜晚就急跌至零下,他笑說人在山中,最大娛樂除了張羅吃和痾,就是進行「小實驗」。

「山上空氣稀薄,動作一定唔可以好快,我哋會做好多唔同嘅小測試,比如會用力唱歌,第一句好雄壯,唱到第二句就無咗聲;試過圍埋鋤大D,一興奮掟牌,又會氣喘到不得了」。面對茫茫雪山,走過高山低谷,學懂謙卑,原本只是陌生人的雪巴人響導,也成了朋友。「離開時身上所有嘢,包括太陽眼鏡同外套,都放低送俾佢哋,呢啲係有用物資,緊要過隻勞力士,你背包入面載滿金條都無用,人在山中,一口氣最重要」。

千難萬難,完成8日登山之旅,畢生難忘。成功登上大本營的,還有58歲的病友陳國明。患慢性腎病達20年,6年前換腎重生,病齡極長的他,決心變強壯,追回失去的時間,由慢步到慢跑到行山,混然忘我。「由出院到參加十公里馬拉松,足足用上三年,後來再挑戰半馬、全馬,之前喺黃金海岸,完成人生第11個全馬」。下定決心做運動鍛煉體魄,以此回報將他帶離鬼門關的器官捐贈者,他說更希望藉此宣揚器官捐贈,讓其他病友和他一樣,可以重生。

本身是物理治療師的攀山專家吳俊霆,是促成這次奇幻旅程的幕後功臣。他是香港成功登上珠峰的第7人,也是第二位登上8163米高Mt.Manaslu的港人,因任世界器官移植運動會隨團治療師,而與黃炎華結緣。「佢係運動員之一,見到好多病友重新振作,好感動」。他謂已將登峰經歷剪輯成紀錄片,於今日(7月22日)在浸大作慈善放映,為器官移植運動協會籌款;另3人組周日將重組,與心肝肺腎及骨髓移植者及醫護人員,出戰渣打慈善家庭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