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能DQ的 - 畢明

無人能DQ的 - 畢明

Bel19ve。
自那天起,他的名字旁邊又多了新徽號,像打敗虎的武松,和除三害的周處,他襟前非凡的姓名前後還添加了:“bel19ve”。「相信19」,把19嵌入了相信,摘下職業生涯第19個大滿貫,到20時相信還會創造出另一個新字。他在創造歷史,或者應該說,他又再開創歷史,無人能DQ他的王位。
2017年7月16日之後,他還被奠基為#GOAT - Greatest Of All Time,我打令:費達拿#GOAT。他贏了,我會收到賀電,恭喜賀喜,四方八面是小鳳姐。11度打入溫布頓決賽, 8次取得冠軍,前無古人;第19個大滿貫,男子組無人能及的紀錄,且以不失一局的完勝姿態直搗決賽兼攻下冠軍,是自1976年波格在溫網橫掃每一輪比賽之後,41年來首次有第二人能分毫不損進入決賽,但當年波格20歲,他差一個月36。
李白《司馬將軍歌》:「手中電擊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是這種氣勢,是這種氣魄。
溫布頓決賽,他的對手再不是以前的勁敵,拿度敗走,梅利、祖高域傷出退賽,剩他寂寞獨領風騷。可想過,這個未完的傳奇,至今從未在任何比賽中途退出,一直堅持把每場球賽打完。今次,他的最後一個攔路虎甚至不是「第五天王」華連卡,是第一次殺入決賽的Cilic,本來也不是慳電的燈一枚,但出閘脫腳,結果整場冠軍戰絲毫未能威脅費天王,無驚無險,衝線終點。
沒有鬼哭神嚎日月無光風蕭水寒,沒有「百戰沙場碎鐵衣……獨領殘兵千騎歸」的壯懷激烈,一樣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絕不能說今次的稱王、那夜的勝戰不轟烈,來得絕非輕易。35歲的高齡,去年才動過手術停賽半年的傷膝,後浪似虎,同代如狼,個個想撕下他的優雅作為戰利。贏費達拿,永遠是履歷的星章,這個「昔日」王者早滿身刀傷,化成鍛造他再登寶座的燃料,今日再接受萬世歡呼。
今年年頭兩挫宿敵剋星拿度,那個篡他位的強橫刺客,又被後浪祖高域淹過,被最佳隊友華連卡打敗,從頂峰摔下,他已被太多人否定過,被自己質疑過,但我早寫過「他知道自己的故事未完,他創造自己的傳奇未完。處逆境,不喪志,中強矢,能怒飛,這一振翅高飛,復仇是甜蜜的,揚眉是吐氣的,那口氣,屈了十年,你以為『千古江山,英雄無覓』,他的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他以一口再奪冠之浩氣,告訴世人『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今天不負當年。」好一個千古風流人物,在溫布頓場上,翠草白衣,一扣一剔一反一挑一殺,優雅中不失狠辣,把一路上的對手Dimitrov、Raonic、Berdych修理得七個一皮。潛台詞是「大叔我還未玩夠,你哋彈開先」。
一次出征大捷不因最後一圈再無車緊貼,或者最後一個欄不夠高做成驚險而小看衝線的光輝。費達拿的低潮是舉世見證的,正如他今年的強勢回歸,球王在逆境中仍然相信、仍然改進,真正做到:「假如當所有人都懷疑你,你仍然能相信自己,但繼續讓別人懷疑;假如你能夠等待,而不會被等待磨蝕……」(If you can trust yourself when all men doubt you, But make allowance for their doubting too. If you can wait and not be tired by waiting……)做到溫布頓Centre Court球員入口處高高在上的銘刻,英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Rudyard Kipling一首《If》的詩句:"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ors just the same"。
費達拿為什麼與眾不同?除了天才、觸覺、技術和球品。他發球,慢慢逐格播出,是罕有地可以把視線看着對手最久至最後一刻才移走上望擊球的,容許他比誰都更準確的決定發球戰略。他早就高瞻遠矚預算了自己的生涯要打長線,不要一個突然滑落不可挽回的晚期,他早就嚴格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和物理治療師還有訓練員Pierre Paganini積極管理好比賽行程,不讓自己比賽過度、折損太深。他的長遠視野和不爭一時的野心,比任何球手都更顯王者胸襟,才能在王朝末段,兩奪大滿貫。我懷疑以拿度、梅利、祖高域的打法,當身體少壯不再,傷患囤積後油缸還能走多久。
費達拿為什麼與眾不同?他也試過「天山雪後海風寒」「烽火城西百尺樓」,但他重新上路,練習用新球拍、連身形體能都還在進化。如果你有留意,如今的他,比早些年還要結實瘦壯。他的戰事未完,他的故事未完。
“The two most powerful warriors are patience and time” - Leo Tolstoy
杜牧的《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且看比費達拿年輕的拿度祖高域梅利35歲時如何,職業生涯晚年如何,江山如此多嬌,但幾個男兒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