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月中疑遭棄養流落於大嶼山塘福引水道的罕見大理石狐狸,日前已由海洋公園接收,並進行為期半年的隔離檢疫,以確認有否患上狂犬症等傳染病。由於小狐並非香港原生物種,其去留引起關注。發現小狐的市民慶幸牠未被人道毀滅,希望小狐可教育公眾勿棄養寵物。
記者:關英傑 李晟謙
這頭全身毛色雪白的大理石狐狸,現時由海洋公園後勤設施部照顧,將接受半年檢疫,獸醫會觀察狐狸有否感染狂犬病或其他傳染病,並按檢疫結果決定狐狸去向,包括是否轉交漁護署處理等,同時獸醫會替小狐進行基因測試以鑑定其品種。
本月14日晚10時許,市民李先生與友人夜遊大嶼山塘福,於一處引水道發現這頭1.5呎長的白色狐狸,他指當時白狐被困引水道,擔心安危報警。
愛協人員救走小狐發現牠健康,但怕人和瘦弱,其後漁護署跟進協調,至上周三因應海洋公園現時有飼養北極狐,有熟悉狐狸習性的專家協助,便安排小狐送到海洋公園後勤設施部進行半年檢疫隔離,但未決定小狐會否長居海洋公園,漁護署將於觀察期過後商討其去向。大理石狐狸並非瀕危物種,在本港是可以飼養,但入口需經檢疫及獲漁護署批准。
獸醫:不宜放回本地郊外
獸醫黎昌生表示,本港過去曾出現紅狐,而大理石狐狸(Marble Fox)屬外來物種,本身是人工培育雜交品種,其皮毛可製作皮草,近年亦有人當寵物飼養。他指大理石狐狸性格較溫馴,雖攻擊性低,但不宜放回郊外,以免傷害本港其他原生物種。而且香港天氣潮濕炎熱,未必適合大理石狐狸居住,亦不建議市民當寵物飼養。
發現小狐的李先生對小狐正獲檢疫表示高興,盼將來海洋公園或嘉道理農場會接手照顧,甚至公開展覽,他不希望當局將小狐人道毀滅,因小狐或經非法走私買賣來港,是市民胡亂飼養或遺棄的犧牲品,希望牠作為「生命教育」的活教材,更希望漁護署加強監管,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