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紡織達人研發街市圍裙 光曬去迹兼殺菌

【專題籽】紡織達人研發街市圍裙 光曬去迹兼殺菌

【專題籽:一周突襲】
毫無疑問,荃灣的發展源自紡織,而多年來連繫着柴灣角街工廠與工人的,除了大涌道與福來邨,還有街市——於1971年由政府邀請一班五十年代已開業的小販進駐之香車街街市。研究者們花了半年時間,訪問街市檔主,同時與理工大學的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合作,用最新研發的高科技布料,訂做最貼心實用的新款圍裙,讓源頭又回到社區。

據講,豬肉界認為豬肉佬得用「純白」的布圍裙,造型較「乾淨企理」,結實棉麻能吸油,免得血與油滴到地上,跣親自己與街坊。不願出鏡的年輕檔主吳家誠,鋼條身形,露出胳膊上的圖騰紋身,甚得街坊阿婆們的愛戴。但沾了血與油的白圍裙,怎洗都有迹,影響造型,檔主展示牆上大抽圍裙說:「日日着,成日洗,我有五、六條圍裙備用㗎!而且我常拿拆貨用的𠝹刀在裙襬上刮,個來月就刮到爛溶溶,都係要買。」理想中,他最想要直身剪裁的牛仔布設計,日系文青些,於是阿謙和他的團隊便以牛仔布作圍裙,上面再加一層有自動清潔功能的白棉布,質地厚實,𠝹刀𠝹了三星期,也只略起毛粒。白棉布特別用啪鈕扣着,方便隨時拆下更換。織物摻雜二氧化鈦的納米透明薄層,只要曬到陽光或燈光,就可幫忙降解及去除污迹、異味、細菌、有色沾污及有害的有機物質,不用洗水都可回復雪白面貌,慳水慳力。
至於豆腐檔的工作看似輕鬆,原來跟魚販圍裙一樣常全身沾水,厚、重、焗的圍裙長到腳跟,還常配搭幼掛頸繩,夏天常磨損又濕又𣲷的後頸。而新設計就用上最新的「4合1多重防護整理技術」,防水防油防污防皺,單面透氣物料,黑色那邊防水跣水,但紅色那邊卻可向外透氣,輕身又清爽多了,交叉背帶防跌膊之餘,也解決了後頸受損的問題。豆腐西施廖石珍好開心,「靚嘛!又唔怕焗到心口濕晒囉!」

低調的年輕檔主不願出鏡,惟有請「真的變身鳥」設計師熊銘健頂上。具「自我清潔」功能的白色前幅用啪鈕扣着,可以隨時拆下曬太陽清洗。

曾領先全球 紡織業矽谷在香港

HKRITA原來一直在研發新的紡織物料,具有「自我清潔」功能,有個靚名叫「四防整理」,防水、防油、防污及防皺,另計劃將製成外賣袋,專為工廠商廈包餐的餐廳循環使用。HKRITA行政總裁葛儀文強調,香港的紡織業由始至今世界聞名:「其實在南豐紗廠的年代(1954年開幕),紗廠一直是高科技項目啊!當時全球的矽谷其實就在香港!紡紗是高科技產品,在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還是領先全球的。」我也記得看過年刊,說製作紡織機起家的豐田,當年為避過日本同行刺探,總把最新的紡織機送來香港試用。今年HKRITA研發中心成立第十年,雖比人遲,卻發展得一日千里,「『日內瓦發明展』是全球最重要的發明展,今年剛獲得9個獎項,成立至今在日內瓦發明展共取得30多個獎。現時紡織界除了美國及德國,之後就會想到我們香港了。」

豆腐檔終日濕水,但圍裙往往長到腳跟,很需要輕身透氣防水的布料。由「社區參與及共學項目」策展助理萬天琳示範

講recycling,阿謙和他的團隊由物料做起,把蟹殼素製小手巾的科技普及化,同樣可防菌防蟎。

最近研究了可以保濕的襪子,保護老人家乾燥的雙腳,將來或可研發到更具療效。

HKRITA行政總裁葛儀文說,香港紡織業不是消失、退出了,而是從設廠製作、經銷的階段,走向研發領先創新的階段。

HKRITA有本名冊記錄各樣加了「四防整理」功能的布料,在不同污染下,日曬或燈曬的清潔功能。惟名冊「見光死」,曬得多,污迹越變淺色,又要再做。

豬肉佬圍裙下暗藏中央大開衩設計,方便檔主踎低起身搬貨。新設計型格實用兼備,只是雙層厚布在夏天穿起時太熱了,將會是下個改良方向。

為豆腐檔設計的四防布料,黑色外層防水、紅色內層透氣,比全塑膠圍裙來得輕身舒服。

記者:陳慧敏
攝影:劉永發、張志孟
編輯:黃世恩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