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成份恐污染食物鏈 逾千電路板棄汀角 勢毀保育區

重金屬成份恐污染食物鏈 
逾千電路板棄汀角 勢毀保育區

【本報訊】有環保團體於大埔汀角海岸發現逾千塊電路板,懷疑是1999年一次事故中大量電路板棄入海灘,因清理不善殘留至今。現場鄰近汀角一個生態保育區,環保協進會擔心電路板的重金屬成份會影響到保育區的生態,該會將組織義工,稍後到現場清理。
記者:何家朗

石灘現場有不少電路板,部份尺寸如同一張A4紙。朱家駿攝

環保協進會日前於汀角海岸舉辦考察團,在山寮河一帶發現逾千塊電路板,散落於面積約一個標準泳池的石灘之上。該會高級項目主任陳思進形容,每步可見6、7塊,尺寸最大如同一張A4紙,電路板上的金屬物料和表面塗層經已剝落,只餘下塑膠部份。相信該些金屬物料和表面塗層均已經溶解並進入海洋和石灘,當中包括有鉛、鎘、水銀等重金屬,很可能被貝類吸收後進入食物鏈。

疑為18年前埋於泥下

陳思進指出,發現電路板的地點鄰近龍尾,不遠處更有一個生態保育區,附近生態價值豐富,他擔心重金屬已經對保育區及附近的紅樹林生態造成影響。
環保協進會總幹事邱榮光表示,1999年曾在同一地點發生一宗電路板棄入沙灘的事故,附近海域更被電路板的顏色染成一片綠色。
邱指當時環保署下令要求涉事工廠清理,環保協進會後來到現場視察亦沒有再見到電路板,以為事件告一段落。今次再次發現大量電路板,可能是因為當時電路板因潮汐漲退而被泥沙掩埋,懷疑工廠只清理了沙灘表面的電路板便草草了事,因此有很大部份殘留於泥沙之下,至本月連場大雨,將近1米高的泥沙沖走,才露出被掩埋的電路板。
陳思進指,環保協進會過去幾年來一直有在吐露港一帶的海灘清理垃圾,主要垃圾為塑膠製品,稱耗時數百年都難以分解,且分解過程中會形成塑膠碎片,可能被魚類、鳥類誤食,令牠們因胃部被塑膠「撐住」而產生錯誤的飽肚感,最終反而餓死。
邱榮光指,今次事件中電路板只殘留塑膠的部份,正正反映塑膠物料對環境的危害,形容塑膠垃圾如同「慢性毒藥」般侵害環境,「好恐怖,(電路板)咁多年仲喺度」。
陳思進指環保協進會8月將會派出義工隊到汀角石灘現場清理電路板及其他垃圾。
環保署昨日亦派署方人員到現場,取海水樣本化驗,檢測水中重金屬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