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受騙……不知為何不斷受騙。」肉餅哥小炒料理老闆劉治煇帶點自嘲地向我說。阿煇今年24歲,你或許未聽過他的名字,但你可能聽過肉餅哥這個名字,肉餅哥小炒料理一年多前在荃灣開業,憑着特色肉餅撈得風生水起,更曾經有報道說他月賺9萬,本來我也以為肉餅哥、賺好多,但他卻說是賺少少、蝕多多。
「荃灣店開始運作順利,回了本後,就想開大圍分店,但其實原本預定4月開張,現在為何等到6月才開呢?因為我2月、3月時已經找了裝修工人動工,但那時付了60萬現金,他卻跑了。」阿煇說到這裏也頓了頓,續說:「那一刻簡直是世界末日般,因為那時資金已用得七七八八。」那時他已經請了人4月上班,加上租金又一定要交,所以阿煇指大圍店5月和6月的營運成本,都是靠荃灣店的盈利來填補,而且是不夠填的。
現在荃灣店,扣除開業和營運成本後,每個月大約賺7萬左右,而大圍店開了未夠一個月,雖然暫時未埋數,未知有沒盈利,但營運成本,真的聽到都嚇一跳,「租金、人工,連水電媒,加上入貨,我想大約每個月要75至80萬。」阿煇掐了掐手指後,就粗略計算了大圍店的營運成本。給人騙了不要緊,用心做一定有人欣賞。但現實中往往不如人意,「我原本在想,終於行出了第一步開分店,怎料分店才是另一個噩夢。」給人騙去60萬後,他與拍檔即使知道未來幾個月都未必有糧出,都寧願繼續拿出私己錢開大圍分店,但終於成功開到分店後,卻又給一眾網民攻擊他的創意肉餅。
他回想當初研究肉餅,每日至少吃十多個肉餅,持續了起碼半年,「你想,就覺得事情很簡單,但我夠膽試,試完後我夠膽放入口吃,你可不可以?這些我全試過,我是經常都吃,吃到根本上見到肉餅都驚。」阿煇有點激動地說:「你覺得肉餅哥這三個字,只是一個笑話,怎樣都好。你只知道他的名字,而不知道他的故事,我的故事不是你三言兩語可以抹煞得到,就算這一刻給你講到失敗了,做不下去,我仍是有我的人生經歷。」其實,我們之前曾請來擅長做中國菜的吳師傅,試試他們的新奇肉餅,他覺得幾款創意肉餅比想像中容易接受。可能在網上打幾句劣評真的很容易,但真正有試過,再給評語的又有幾多個呢?
肉餅哥小炒料理
大圍美田路30號美林邨熟食亭9-12號
記者:黃子卓
攝影:許先煜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