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蝕3.25億 連續七年虧損

積金局蝕3.25億 連續七年虧損

【本報訊】強積金管理局連續七年錄得虧損,局方年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年度虧損3.25億元,較2015/16年度的5.14億元下跌37%。政府在強積金制度實施前,曾一筆過撥出50億非經常補助金予積金局賺取投資收益,以應付營運開支,在持續赤字下,截至今年3月底,積金局儲備尚餘36.2億元。積金局稱,會繼續研究及開拓其他經費來源,長遠達至收支平衡。
由於2015/16年度環球股市大幅波動,積金局在該年度投資虧損逾2,550萬元,加上年內營運開支創新高,積金局在15/16年度全年錄得5.14億元虧損。
到2016/17年度投資表現回穩,積金局全年投資收益達1.6億元。

擬向中介人收費

開支方面,由於局方在年初整合三個辦事處,並由核心商業區搬至葵涌,令開支由15/16年度5.25億元下跌至2016/17年度4.96億元。投資改善加上開支減少,局方在16/17年度虧損減至3.25億元。
積金局指,該局一向以自負盈虧模式營運,收入包括徵收法定費用。強積金法例規定,積金局可就強積金計劃徵收註冊年費,但自2000年以來局方一直未收取有關費用,而職業性退休計劃大部份徵費自1990年以來未有調整。
經諮詢相關界別後,局方擬調整職業退休計劃的收費,並計劃按收回成本原則向強積金中介人收取費用,有關法例修訂建議已於3月提交立法會審議並通過,明年1月1日實施。
■記者盧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