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但無膽 - 曾志豪

小孩不笨但無膽 - 曾志豪

和一位新加坡的朋友聊天,問他《小孩不笨》這齣當年紅極一時的電影,究竟對新加坡人有甚麼影響?他說,當時很少人拍這個題材,所以電影出來,很有共鳴,個個都說「就是啊其實讀書壓力真的好大」。
但有無改變新加坡的殘酷競爭心態?他說,sorry,無。震撼過後,一切依舊,死仔你還是要給父母好好讀書。
他說,這是新加坡人「怕輸」,個個都勤功苦讀,就算明知對小朋友有壓力,還是不敢鬆懈,因為「怕輸」。
這和香港家長沒有兩樣,誰不知道愉快學習?誰不知道輕鬆童年?但你看看書展那些補充練習的恐怖銷售程度,看看家長圍繞英語教材攤位打蛇餅趁墟的擠迫,你仿佛聽見了學童的骨頭因為受壓而發出咯咯的響聲。
新加坡叫怕輸,香港人叫「贏在起跑線」,都是同一路貨色。
我再問新加坡人主流就業選擇,他說大部份人都是挑選地產、保險、金融這些職業,易入行,有保障。再其次才是公務員。
反正,不大願意發展個人興趣,不大願意從事藝術創意的工作。
這個和香港又是沒有兩樣,中環返工仍然是王道,賺錢是硬道理,所以地盤扎鐵搵錢多成為搶手筍工。
話鋒一轉,新加坡朋友自豪的說,不過新加坡人有完善的房屋福利政策,毋須為住屋問題痛苦,起碼不用為了供樓而打工。
我說等等,我好像突破了盲腸。
香港人因為要供樓,所以不能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搵錢至上;但新加坡人毋須為供樓而煩惱, 卻一樣受困於地產金融保險類別。這不是很矛盾嗎?
朋友也是發現新大陸似的,大惑不解。
我們要接受殘酷現實:有樓無樓只是借口,你永遠想要更多麵包,縱使早已食飽,關鍵是你有無追尋理想的勇氣。小孩不笨,只是無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