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過去百年是海軍軍力象徵,但近年中俄銳意提升反艦導彈技術,對美軍航母構成威脅,令軍事專家開始質疑,天價的福特級航母是否物有所值?
美國海軍花費至少243億美元(約1,897億港元)建造首兩艘福特級航母「福特號」及「甘迺迪號」,第三艘「企業號」預料作價170億美元(1,327億港元)。審計辦公室近日炮轟建造了一半的「甘迺迪號」超支。
更迫在眉睫的憂慮是,一支航母打擊群的海軍士兵多達7,000人,在新型導彈技術下他們的安全威脅驟增,如中俄都正在發展「高超音速滑翔器」(HGV),中國更已部署了號稱「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導彈。「戰略及預算評估中心」(CSBA)指,「中俄等大國的能力及意志,對現狀帶來越來越大的挑戰」。
全球軍事實力象徵
中俄導彈威脅,迫使航母須離岸更遠行駛,戰機亦因此要提升加油能力;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總監沙爾又建議,福特級艦隊加強利用無人機,同時增加潛艇數目,以提升攻擊範圍。但這些建議都會帶來更沉重財政負擔。
儘管航母造價貴、在戰略上有缺陷,但作為美國領導全球軍事實力的象徵,航母在政治上仍有着難以撼動的地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在明年國會預算白皮書中,提出撥款3,000萬美元(2.34億港元),研究建造輕型航母,在「殺雞焉用牛刀」情況下代替超級航母出動,或是在作戰中肩負輔助角色。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