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蜆熱點受影響 專家籲勿進食

挖蜆熱點受影響 專家籲勿進食

【本報訊】環保協進會懷疑電路板與1999年一宗棄電路板於沙灘的事故有關。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科學事務經理張瑪珊表示,電子垃圾會釋放「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重金屬鉛等污染物,「POP你當佢好似油質嘅嘢,好容易就進入食物鏈,例如俾啲藻類吸食」。她又指,當污染物進入食物鏈時,對人體健康亦造成損害,包括致癌等後果。

食用或致癌

她稱,過去有研究指,一塊電路板可釋放幾十種化學物,情況不容忽視,「最快睇到(影響)係最近嘅植物會死晒……同埋如果蟹仔感染咗,之後俾雀仔食,咁雀仔食完就飛走,有可能將污染物傳出去」。她指,不少人於汀角一帶挖蜆,「挖蜆通常都會挖啲大隻,跟住你又食啲大隻,咁其實都有可能會將儲存嘅重金屬、污染物食咗」,提醒公眾不要進食該帶的蜆。
張瑪珊指,於去年暑假在汀角一帶附近曾發現十多塊電路板,當時已經清理,但呼籲公眾需在充足保護下方可清理。
她又指,電路板放置沙灘越長時間,環境生態受到越大影響,「海水繼續侵蝕嘅時候,咁佢裏面啲重金屬、POP咪融越多出嚟」,結果是持續影響生態,建議當局應盡快清理,以及檢驗該帶蜆和蟹等樣本,相信更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記者張文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