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日在屯門蝴蝶灣遇溺死亡的11歲女童鄭芷琦,在救傷站經搶救後抬上救護車時,貼在其身上的自動心臟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簡稱AED)電極片,被發現貼錯位置,被質疑影響急救效果。
工會:核突少少 不影響施救
消防處救護員會主席李偉孝稱,根據記者拍下當時情況的相片顯示,AED的電極片貼於女童胸口的左上及右下位置,雖然並非指引的「左下右上」(與心臟電流傳導方向相同),但不會影響AED偵測心跳及電流活動,亦可正常運作進行電擊,而部門的醫務顧問了解過情況後,強調貼錯位置不影響施救,毋須擔心,只是「核突咗少少」。
李又稱,救護員及消防員等有專業知識,一般情況下不會貼錯,但由於他不在場,未知何人替女童貼上電極片。
據他了解,蛙人救起女童後,由於與救護車有一段距離,故女童先被帶往救傷站,但不敢肯定是否由救生員用AED急救,亦未知女童登上救護車後,有否由救護員更正貼片位置。
港九拯溺員工會發言人胡啟榮指AED電極片僅為貼紙,估計當時情況混亂,而救護員正替女童進行心外壓,不排除電極片「跣甩咗」,「3個咁專業嘅部門(救護員、消防員及救生員)都喺度,點可能貼錯呀?如果係都應該即刻更正啦。」
■記者黃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