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咁淺:實習生 - 麥煒和

醫字咁淺:實習生 - 麥煒和

從前,有位太年輕的少年,自小不擅體育交際,是班中「毒男」(Geek),但他有個夢想,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救死扶危、守護生命。猶幸他理科成績尚算優異,一次機緣巧合,加上小聰明和幾分努力,他的志願終能達成。
可是,第一天披着制服上陣,他始察覺現實世界有着一套與書本或教室截然不同的法則,縱有助人的心,及助人之能,縱使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付出,回報總是不成正比甚至負面的。人的成長,往往需要從錯誤中學習,可是當面對無情的社會,就算偶一疏忽失誤,不管之前做對多少,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然而,比現實更殘酷,是自我良知的責備,很多錯誤一旦鑄成,便再也無法彌補。就在最迷失的時候,他有幸夥拍一位練達的前輩成為實習生,作為導師兼過來人,後者令少年明白他人對自己肯定與否其實不重要;能力(power)真正的意義,是自己對他人應負起的那份責任(responsibility)──該實習生叫彼得柏加,又名蜘蛛俠,那位亦師亦父的,自然是鐵甲奇俠東尼史達。
漫畫英雄的公式,是主角從不失敗,也從不犯錯──超人永遠是對的,美國隊長永遠是對的──1963年3月開始連載的《神奇的蜘蛛俠》卻徹底顛覆了這個傳統。
故事講述一位少不更事但身負異能的年輕人,他往往因人性的弱點和限制屢犯錯誤及屢遭挫敗,姑勿論其合理性,譬如被蜘蛛咬怎會變身異能人,為何將生物界不甚打得的蜘蛛設定為主角等,有別於一般賣弄超級英雄及超級能力的作品,《神奇的蜘蛛俠》將重點放在彼得的心路歷程和認識自我和責任之上,這些貼地的共鳴位結果與讀者一拍即合。
筆者假假哋也是前輩一名,「亦師亦父」當然談不上,更沒高科技戰衣提供(或賣弄),對於實習生,我只有兩個要求:責任和正直。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