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防護中心本月至今接獲3宗感染創傷弧菌(食肉菌)後,出現壞死性筋膜炎個案,其中一名曾到荔景街市買魚的患者,感染創傷弧菌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接受左臂近手肘處截肢後,情況仍轉差,病發後10日死亡。另一名病人病發前每日到海灘游水,右手腕接受清創手術保命。
7月至今3宗感染
防護中心在最新一期《傳染病直擊》中表示,一名67歲男士有長期病患,本月3日起發燒,最初左邊中指痛楚及腫脹,其後延至左上臂,翌日到瑪嘉烈醫院求診,同日入深切治療部。臨床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其左臂近手肘處需截肢,但本月13日死亡。調查顯示他本月2日曾到荔景街市買魚,之後徒手處理魚,但未知其手部有沒有傷口。另一名83歲有長期病患男病人,本月3日發燒,右手腕痛楚及腫脹,同日到將軍澳醫院求診,情況嚴重。他6月30日右手腕被門框磨損,6月27日至30日每日到海灘游水。
另一名61歲男子也有長期病患,本月2日出現病徵,翌日兩邊下肢腫脹,而且越來越嚴重。兩日後他到屯門醫院求診,同日他出現敗血性休克,要入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危殆,仍然留醫。他指沒外遊,也沒到過濕街市或受傷。
創傷弧菌是常存在於和暖海水的細菌,若傷口接觸海水,或進食被該細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致感染。壞死性筋膜炎是軟組織及筋膜受細菌嚴重感染,嚴重可致命。本港由創傷弧菌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死亡率約30%,大部份個案於夏季呈報。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