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一份工作的人工多少?」這是求職者在應徵過程中,經常要答的問題。美國逐步立法禁止僱主查詢求職者的工資史,美國三藩市的法例將於明年7月1日生效。提案議員希望,法案推行後能減少男女勞工「同工不同酬」的狀況。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三藩市緊隨紐約及費城的步伐,市長李孟賢(Ed Lee)周三(19日)正式簽署由市議員麥法恩(Mark Farrell)提出的《薪酬平等法》(Pay Parity Law),禁止僱主在招聘時,以應徵者過往的人工,作為議訂新工作所給人工多少的考量。換言之,不論是用口頭或是在表格或履歷表上索取這項資訊,也屬違法,除非是由應徵者主動告之。麥法恩認為,很多研究已指出,女性公開薪酬史是導致她們面臨性別工資差距的原因之一,僱主見女性過去領的人工較低,於是都給出較低價,慢慢形成世代循環。
美國男女的同工不同酬情況有多普遍?人口普查局的數字顯示,男性每賺1美元,女性相對所賺的只有0.82美元。三藩市的情況相若(1:0.84)。招聘平台Woo去年分析10萬份科技業聘書,結果亦引證,市內的女性較男性在同一份工種上,工資低2成。今年最注目的案例,是美國政府入稟控告Google「持續地支付女性較低薪」。民權律師萊克(Jennifer Reisch)認為《薪酬平等法》能有效遏止這種不良的矽谷風氣,「僱主今後要基於工作的價值和你的能力,而不是基於你以往賺多少去出糧」。
不過,有分析指出新法有漏洞。因為僱主仍可於面試階段查詢應徵者的「預期工資」(expected salary),除了很多人為搏取獲聘機會,傾向填較低銀碼,也變相披露現在薪資水平。而基層組織華人進步會組織員林德樂雖然歡迎立法,但認為美國《同酬法》生效多年,惟女性在職場上有不公待遇仍隨處可見,新法是否有效,取決於「透明度」,例如私營企業的僱主可彷效政府招聘做法,列明職位的人工。她也鼓勵,女性不要怕尷尬,可以多查問同級同事的人工,了解自己有否被剝削。
新法生效後,違者將被罰款至少100美元,嚴重干犯者可被檢察署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