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帝國延續大英帝國(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足球帝國延續大英帝國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書展開鑼,世事頹唐,又碰巧幾支英超球隊(包括愛隊利物浦)來港作賽,今天就不說甚麼世界政治大事,改為介紹一本叫《足球帝國》(The Game of our lives)的書,作者是足球史學家、熱刺及Bristol Rovers擁躉David Goldblatt。
《足球帝國》說的是大英帝國足球發展史,包括如何從足球中找回帝國的殘影。開宗明義引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亞丁總督Sir Richard Turnbull的名句:「當大英帝國終究被歷史洪流吞沒後,只會留下兩項遺產:一是足球聯賽,另一個則是「Fuck Off」這句髒話。」Sir Richard 親歷大英帝國如何在二次大戰後節節後退,自然有些氣話。其實,大英帝國的遺產極多,單單法制就讓不少前殖民地包括香港、新加坡獲益匪淺,又豈止足球與「Fuck Off」。
Sir Richard說足球是帝國留下的重要遺產的確沒說錯。六十年代英國足球大賽已備受全球注視,今天的英超更成為全球最多人收看、市值最高的聯賽。到英超比賽是足球員的夢想,到現場看英超比賽則成為最cool的事。英超這品牌已成為「日不落」的象徵,算是大英帝國的安慰獎。
David Goldblatt當然不是如數家珍的回顧自十九世紀以來的強隊、足球明星以至經典比賽,而是把足球置放在英國社會變遷的脈絡中,看這個原是工人階級的閒暇活動如何在階級分明的英國社會突圍,帶動地區發展,影響大不列顛身份認同,以及足球與種族歧視如何糾纏不清等。

利物浦與曼市的角力

以地區發展為例,他指出利物浦、曼聯(及它們的姊妹愛華頓與曼城)能成為英國足球的主導力量,主要原因在於英格蘭西北部是工業重鎮,工人多不勝數,他們提供了球員、球迷以及對社區的忠誠,比其他非工業城市更容易形成球員、球迷互相支持不斷提升水平的良性循環。
作者又提到紅軍與紅魔鬼之間的宿怨由來。根據他的考證,兩支球隊的「恨意」是從兩大城市之間的角力開始。1887年,曼徹斯特市開展運河工程,希望把貨物直接從曼城經運河出海,不再使用利物浦的港口設施。要知道港口向來是利物浦市的經濟命脈,多少工廠工人、工作職位都因為港口設施而搬到這個地區,曼市的做法無異在利物浦背後插刀。不管市政府或市民都對曼市恨之刺骨,樑子就這樣結下了。到了二十世紀中大家都希望在後工業化時代找出路,其中一個方向就是爭取成為英格蘭北部的文化中心和英國的足球首都,在全球地圖中保留席位。
在英國聯賽變成英超前,利物浦似乎有相當優勢,整個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主導了聯賽及盃賽,把曼聯壓下去。可自92年引入英超以後,曼聯明顯佔上風,不但成績大幅超越利物浦,在商業運營,把球隊全球化、現代化方面也成功得多,即使「紅軍」近幾年急起直追也未能收窄兩者的差距。
David Goldblatt認為,要歸咎的話這跟利物浦市議會長期受極左思潮影響,不斷跟戴卓爾政府抗爭,忽略城市重建,任由城市隨工業空洞化衰落有關。往下來兩個城市是重回爭雄局面還是曼聯進一步拋離利物浦,兩支球隊的表現將起重要作用。
書中還觸及其他文化層面,對英國、對足球有興趣的球迷在英超開鑼前先讀一下,肯定可增添開波後的談興。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