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生倡廢特首校監制無果

八大生倡廢特首校監制無果

【本報訊】港大副校長委任風波促使八大院校發起公投,要求廢除特首校監必然制。雖然投票結果大比數通過支持廢除,但多間院校仍原地踏步。以港大為例,事隔近兩年,校委會雖曾成立3人專責小組研究及提交報告,但上月校委會決定不依從小組建議取消特首校監必然制。
事件主角之一的陳文敏,過往亦曾公開批評特首校監必然制應被推翻。馮敬恩接受訪問時指,「大學改革係需要可能以10年去計,起碼開咗個頭有得一齊去處理先囉,但似乎連開個頭都開唔到」。校方稱擔心修例不獲立法會通過,但馮指很多校委在政界或商界有名望,若贊成改革應嘗試游說各方支持,而非怕不可行便否決建議。
對於有校委認為需信任特首,與之合作,馮指若覺得新特首林鄭月娥是港大校友,因此會對港大好,「係一個不切實際嘅幻想」。他認為應從制度入手,「佢任期可以幾耐箒,你喺間百幾年嘅大學裏面,你只係睇嗰5年?或者10年?我覺得係短視」。

港大校委會上月否決

去年1月馮與港大同學圍堵校委會,會方3個月後成立大學管治專責小組檢討現行管治政策,成員有教資會兩名前成員Malcolm Grant、柯偉林和前高院法官阮雲道,今年2月提交報告。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取消特首校監必然制,校監僅屬禮儀性質,應減少特首委任校委數目,保留民選校委。根據規定,校委人數最多為24人,特首可委任最多7人進入校委會,其中一人須為主席。
今年3月,校委會通過成立6人工作小組跟進建議,並於上月28日採納工作小組結論,包括維持特首校監必然制、不會削減校監權力,亦極力反對「下放」校委會權力。
中大就改革校董會而成立的工作小組去年公佈保留特首校監必然制,同時維持特首委任校董權力。何君堯和反佔中律師陳曼琪任校董的嶺大,去年在校董會會議上否決成立專責小組檢討特首校監必然制。
至於最先提出檢討制度的浸大,去年初突煞停諮詢,至今未有下文。其餘院校包括科大、城大、理大及教院,仍維持特首校監必然制。
■記者勞東來、蘇曉欣、歐陽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