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狀濕疹又稱錢幣狀濕疹,是濕疹的其中一種特殊類型。好發於成年人,男士較為常見。
顧名思義,盤狀濕疹既有濕疹的一般特點,即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復發性,而兼有其皮損像錢幣的特點。皮損邊界清晰,直徑大小約1至3厘米,可單獨或成群出現,好發於手足背、四肢伸側、肩、臀等處,又以四肢比軀幹多見。皮損呈色紅小丘疹或丘疱疹,有滲出性,瘙癢較劇,皮損附近處皮膚可呈正常,或見乾燥敏感。急性發作嚴重時,皮疹可泛發至全身,瘙癢難耐,若不慎抓破皮損,則容易引發感染,甚至引起蜂窩組織炎。慢性者皮膚表現較肥厚,滲出較少,以結痂及鱗屑為主。皮疹消退後,可以不留痕迹,亦可出現色素沉着,惟天氣乾燥時容易復發。
從中醫角度而言,盤狀濕疹屬濕瘡一類,主要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加上都市人飲食不節,喜食肥膩辛辣,致脾胃受損,濕熱內生。若兼外感風邪,則外風與體內之濕熱相搏,風濕熱之邪侵襲肌膚所致。按照患者皮損局部情況,全身症狀並綜合舌診脈診,急性者普遍屬濕熱蘊膚型,治法以清熱利濕止癢為主,慢性者多屬血虛風燥型,治法以養血潤膚,祛風止癢為主。除內服中藥外,亦可配合中藥外洗以紓緩症狀。常見外洗中藥如苦參、黃柏、地膚子等,內外兼治,減低復發頻率及嚴重性。當然,現代醫學的外用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亦是治療方法之一。
除服藥外,生活習慣亦要配合治療,敏感性患者洗澡忌用過高溫水,水溫與體溫相若即可,以免破壞皮脂層令皮膚更乾燥。平日亦應注意皮膚保濕,使用無酒精成份的保濕液以滋潤皮膚,並盡量減少皮膚損傷,減低引發濕疹的機率。
撰文: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教研中心黃藹筠醫師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