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港前途 申請移民升八成

憂港前途 申請移民升八成

【本報訊】《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香港前途蒙上陰霾,希望離開的亦不止富商。解封行會文件揭示,移民人數在《聲明》簽署後急增,專業人士及高學歷者比例偏高,引起港府以至倫敦憂慮人才流失。
據一份1988年講及移民潮的行會文件,當局提出不同數據作指標,量度移民潮規模。文件指因移民而申請無犯罪紀錄證明書的數字由1985年1.7萬,在1986年急增八成至近3.2萬,翌年更達4.6萬。

教育問題留不住人才

另外,當局又分析移民者的職業及學歷,據1987年數字,約3萬個移民申請者中,24.4%人報稱是專業、行政、或經理職級,另外18.7%人報稱大學畢業;比較全港人口結構,前者只佔約5%,大學畢業的只得3.3%,可見有專業、高學歷人才流失的明顯傾向,在港府向倫敦匯報的文件中,亦經常用上「brain drain」一詞代表人才流失移民潮。
當局亦認為教育問題是香港留不往人才主因,其中一份由新西蘭駐港專員撰寫、分析香港教育與移民的報告,引述時任港大校長王賡武指大部份新生未被好好教育,數場公開試令他們滿腦子物理、化學及數學,但無法思考或表達自己。
當年在立法局指移民潮是香港頭號問題的李鵬飛憶述,當時幾乎所有他認識的政商界人士都在爭取外國居留權,「有啲攞唔到英國國籍,就移民去澳洲、加拿大,甚至去攞啲小型島國嘅居留權,係我儍儍哋唔申請之嘛」。
■記者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