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後亦舒去到上海 - 楊靜

三十年後亦舒去到上海 - 楊靜

讀亦舒小說多了,大概不難發現她很為上海人身份自豪,或者追的再遠點,去到寧波,畢竟當年大上海多半富人來自那裏。
《我的前半生》最近版權被中國大陸劇組買下,用人們口中的全明星陣容,把三十多年前香港舊事摳圖出來搬運到盛世上海,引起收視熱潮。看了好幾集,我不明白製作人為何要買下小說拍劇,除卻幾個角色的名字不變,精氣神和原作都不搭嘎,主線確是全職太太的丈夫見異思遷,三十餘歲的女人不得不把人生重新來過。可亦舒的子君始終是淡淡的,爭一口氣也爭一份從容,峰迴路轉自然是憑藉好運氣,可暗地裏仍有一種不安全感,背景音分分鐘都在提醒自己,沒有人可以永遠依賴,哪怕遇見一個職業高尚、性格溫良的男子,也不至於喜形於色,總要保持些距離,淡淡地過。
電視劇中子君的扮演者馬伊琍是上海人,演她母親的則是北京人,對白自然是普通話,但有滬音,專走小市民那一派,嘰嘰喳喳,吵在耳朵裏,不免令人心煩。這版子君出場囂張任性,憑「天真」二字行走天下,丈夫出軌對象轉做低眉順眼的賢內助式女同事。離婚後她也吃過苦頭,但因為有神助攻──身為高管的閨蜜及其男友,一路兵來將擋,很快也站起來了,在其樂融融的親情、友情、愛情裏走向和諧結局。
香港的子君孤單自強,始終保持一個體面的姿態,大陸的子君對着鏡頭說,對於婚姻和家庭而言,教養不值一提。兩個子君,隔了時空相互映照,倒也奇妙。要說兩者有多麼女性主義,未免牽強;商業作品也談不上寫實,但多少是時代的縮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