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鈣片半年 3歲女生腎石營養師指幼童日飲兩杯奶已足夠

食鈣片半年 3歲女生腎石
營養師指幼童日飲兩杯奶已足夠

【本報訊】生腎石與日常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除了夏天出汗多又飲水不足外,亂食鈣片也可致生腎石。泌尿科醫生表示,曾有3歲女童疑持續服食鈣片半年,連同日常的含鈣飲食,造成鈣質過量攝取,引致生腎石及腎積水。要預防腎石,市民最重要是飲充足水,服用鈣片前也要先諮詢醫生意見。
記者:梁麗兒

當小便的濃度太高,就會令體內的礦物、蛋白質及細菌積聚,沉澱成結石,形成腎石。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傅錦峯表示,患者最常見為戶外工作或活動的人,如地盤或清潔工人,或經常到戶外打球與行山的人,因出汗多但飲水少,令小便濃度較高,引致生腎石。上班族因工作忙碌,忙到無時間飲水及如廁,都是腎石高危族。曾有研究指一生人中,有一成機率生腎石,臨床上腎石常見於30歲至50歲壯年人,男性患病亦較多。

磁力共振圖片顯示女童左輸尿管有腎石(紅圈示)。

骨質疏鬆才須補充

不過,兒童過量攝取鈣質尤其亂服鈣片,亦會增加腎石風險。傅指,曾有家長因3歲女兒屙血尿求醫,檢查發現女童左邊下輸尿管有1粒直徑為0.84厘米大的結石,懷疑因腎石致尿道炎,引起尿液倒流及腎積水問題。
女童病發前,曾持續服用鈣片約半年,每日服用1粒,但不確定份量,連同日常飲食所攝取的鈣質,懷疑因過量吸收鈣而生腎石。女童需以輸尿管鏡激光碎石,治療結石問題。
傅稱,臨床上不建議市民自行服用鈣片,因為攝取了多餘的鈣質會在腎臟沉澱,形成腎石,強調鈣質是在不足的情況下才需補充,可透過驗血測試了解鈣質水平,或評估有否患骨質疏鬆症,才需考慮要否服鈣片,並需諮詢醫生意見在建議下服用,最好在飯前或飯後服用鈣片,因為與食物一起消化,可減少過量吸收。
註冊營養師潘仕寶稱,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建議,1至3歲童的鈣質攝取建議為600毫克。若飲食均衡,從日常食物中也攝取夠,例如飲1杯鮮奶可攝取300毫克鈣;吃半碗煮熟的生菜可攝取103毫克鈣、1個橙及2片麵包分別可攝取60毫克及50毫克鈣,其實幼童飲2杯奶已達標,毋須額外服用補充劑。一旦過量攝取,即多於1,500毫克鈣,長遠會增加兒童患高血鈣症、生腎石、因阻礙鐵質吸收致貧血等風險,建議家長讓兒童服用鈣片前,要先諮詢醫護人員意見。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