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準備今晚港台「講東講西」重量級嘉賓:香港原產陳美齡,捧着未成書的影印本細讀。趁不斷黃雨、紅雨、雷暴雨下個烏天黑地,讀着Agnes以非常簡約流暢的文筆,分三十八個段落將她六十二歲起伏跌宕然而燦爛居多的人生躍然紙上,既沒煽情也不甜膩;讀來雖非流水行雲,亦也潺潺清泉,甜洌致遠。
從信心薄弱童年、英雄出少年、首名外來歌手大陸演出、中日情緣、震撼日本傳統美齡論爭、博士媽媽、三名兒子入讀史丹福大學、回饋故鄉香港……都是粉絲們耳熟能詳,日港大眾不會陌生的通識。讀完《人生的38個啟示》,始知疏忽了舊聞:美齡曾經重病過!先來「唾液腺腫瘍」,隨後,今日女性時刻留意,卻無聲無息發生在不少人身上可大不會小的乳癌。大病臨頭,不論平素生活習慣有多檢點、多衛生,也不論身邊可有專業醫護人員,它扣門來了,回應以:1,晴天霹靂,驚恐不已!2,如臨大敵,沈默不語!比較少見。3,當它頭暈身㷫,幸福行多一步,繼續工作,如常生活。
兩種人面對大病至忐忑:1,有孩子的人。2,有伴侶的人。尤其前者。面對身體出狀況,讓人聯想起死亡的頑疾,為人父人母者至難過……看不到兒女成長,兒女面對困難不能在一旁保護、共度難關。這份傷痛比他們身處危疾更難過。
陳美齡獲悉患上「唾液腺腫瘍」,關心的是如何從繁重工作中抽空醫療。手術過後,神經受損,好長一段時間半邊臉控制不易,對一名大半生活在舞台與鏡頭前的紅星說來,着實晴天霹靂。然而相比診斷為隨時絕症的乳癌,那種震驚無與倫比,只因她是一名母親,「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是她的天職,作為美齡、作為任何母親,正常情況下未能保護兒女成長是為最大遺憾與痛楚。
我家三姐發現胃癌時,長女五歲,幼女四歲;她離世時一個九歲,一個才八歲。相信這片母親的記掛、心中淌血混淚比癌細胞擴散入骨入肉更慘痛。我家二姐發現淋巴癌,醫生着她化療。回問醫生:化療後,生命還能有多長?答案:五年。
五年時間未夠兩名兒子讀上大學,甚至中學畢業。拒絕化療,尋中藥,練氣功,還有會計事務所繁重的事業,以無比信心與毅力戰勝醫生的診斷,回報以十二年。大兒大學畢業當了銀行家,二兒還差一年完成大學;收貨了,沒流一滴淚,笑着離世。自設時限,以兒子健康成長為目標,達到,見到,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