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大導演Christopher Nolan新作、講述二次世界大戰其中一場關鍵戰役——Battle of Dunkirk的電影《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將於7月20日上映。這是一齣關乎「數字」的電影,現先為大家拆解當中奧妙。
第1次執導歷史電影
這次是Nolan第一次拍攝歷史電影,原來這個創作意念是他讀書時已不斷纏繞着他,只是當初擔心未夠經驗去處理一部大製作,才暫且擱置這計劃。到後來拍畢《蝙蝠俠》三部曲、《潛行凶間》、《星際啟示錄》等大製作並累積了足夠經驗,他認為時機成熟,才着手執導這齣巨製。
IMAX 65mm攝錄機拍攝
Nolan執導的電影往往予人驚喜,有別一般戰爭片,《Dunkirk》比較似一齣求生電影,演員對白不多,主要靠震撼畫面說故事,讓觀眾猶如置身其境,藉此體驗戰爭殘酷。全片有四分三鏡頭由IMAX 65mm攝錄機拍攝,以確保畫面質素。為了營造無聲的壓迫感,導演又參考了許多默片拿取靈感,如1924年的《Greed》、1927年的《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當然還有史提芬史匹堡的經典《雷霆救兵》。
Spitfire由Yak-52重新噴漆而成
Nolan出名偏狂地認真,為還原歷史,他務求每件道具都要像真,又抗拒用電腦特效。就如早已退役的英軍噴火式戰機(Spitfire),便由Yak-52重新噴漆而成。同時在機艙和機翼安裝了IMAX攝錄機,以捕捉Tom Hardy駕駛戰鬥機的雄姿。此外,導演還徵用了法國驅逐艦Maillé-Brézé協助拍攝,一些拯救士兵的漁船也是相當古董。
聘用<23歲演員
當年上陣大部份都是年輕又缺經驗的新兵,Nolan特意找來一班生面口的後生演員演出,當中包括Fionn Whitehead、Tom Glynn-Carney等,而英國當紅組合One Direction成員Harry Styles,更是首次參與銀幕演出。有說Harry有隨身保鑣在片場跟出跟入,以防被女狂迷騷擾。
第3次同Tom Hardy合作
說到底,Nolan還是喜歡沿用舊班底,Tom Hardy早在《潛行凶間》和《蝙蝠俠——夜神起義》已跟他合作,而Cillian Murphy更是第五次參與Nolan的電影。幕後方面,攝影師是《星際啟示錄》的Hoyte von Hoytema,配樂師則是鼎鼎大名的Hans Zimmer,今次亦是兩人的第六次合作。
6000名臨時演員
要重塑壯觀的戰爭場面,臨時演員當然不能少。《Dunkirk》總共徵用了六千名臨時演員,其中拍攝最波瀾壯闊的一場海灘戲,當有便有1300名老臨在場standby。電影拍出來已無比震撼,可想而知當年40萬人擠在海灘的情況有幾惡劣。
3個層面說故事
雖然Nolan三番四次表明《Dunkirk》純粹是簡單到不行的求生故事,但看過《潛行凶間》和《星際啟示錄》的讀者都知,導演愛以不同層面說故事,《Dunkirk》也不例外。電影名副其實「兵分三路」,由海陸空三個故事組成:陸上的要呆在海灘一星期;船上的要捱過一天船程;空軍則只有一小時跟敵人周旋。由此推測,時間可能就是其中一個重要主題。
40萬聯軍被困海灘
電影圍繞二戰一場關鍵戰役——Battle of Dunkirk,發生於1940年5月,在法國北岸叫Dunkirk的海灘。其時,40萬由英國、法國、比利時、加拿大組成的聯軍士兵,被德國圍堵在Dunkirk海灘,只得水路可退。英軍決定發動大規模撤退行動(Operation Dynamo),無數平民船隻包括貨輪、漁船甚至遊艇,無懼德軍的海空炮擊,不停穿梭英格利海峽,九天內救出共34萬士兵,為聯軍日後的反攻保存戰鬥力。導演Christopher Nolan說過,如果聯軍沒有成功撤退,德國納粹軍將毫無疑問吞併歐洲,而歷史也會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