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違商品條例GPS追蹤得個講字 校巴公司董事被捕

涉違商品條例
GPS追蹤得個講字 校巴公司董事被捕

【本報訊】近年發生多宗學童被遺留在保母車事件,有學童校巴公司趁機推出定位追蹤服務,聲稱可讓家長透過手機App監察子女乘搭校巴情況,吸引不少家長幫襯。惟有家長發現自去年學期開始至近日學期終結,一直未能使用有關定位追蹤服務,質疑貨不對辦。海關接報調查後,認為校巴公司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昨日拘捕校巴公司董事。
記者:黎家駒

被捕男子姓陳(45歲),於紅磡鶴園街衞安中心經營學校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消息稱,該公司去年推出定位追蹤系統,聲稱已於校巴安裝定位追蹤系統(GPS),讓家長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追蹤校巴位置,監察子女上車和下車的紀錄。

姓陳董事(左)昨被海關拘捕。
黎家駒攝

稱可用App監察子女位置

據知,相關定位追蹤服務甚受家長歡迎,而使用相關服務亦需增付費用。據該校巴公司網頁介紹,該公司聲稱為防發生學童被遺留校巴事件而採用定位追蹤服務,家長透過手機App可追蹤校巴位置,方法是參加的學童可獲發智能卡,學童上學和放學乘車時需要「嘟卡」,嘟卡時會上載乘車時間作記錄,家長可透過手機App追蹤子女的位置及乘車紀錄。
不過,海關上月接獲一名初中學生家長投訴,指她自去年9月學期初起選購該校巴公司定位追蹤服務,每月費用600元,但其子由去年9月至今一直未獲校巴公司發出相關的智能卡,過去10個月多次向校巴公司查詢追問均無果,質疑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貨不對辦,決定向海關投訴。
海關不良營銷手法調查組接手調查,其間發現多名家長亦遇同類情況,初步發現該校巴公司未能提供相關定位追蹤服務。至昨日學年完結,海關決定採取行動,前往紅磡鶴園街衞安中心的校巴公司調查,懷疑校巴公司涉嫌將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於所提供服務,致使未能提供相關的服務,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拘捕姓陳的校巴公司董事帶署助查。
針對被指貨不對辦的不良營銷手法,近月海關多次引用《商品說明條例》執法,最轟動的是今年5月拘捕一名航空公司高層,指他涉嫌在航空公司網站銷售機票過程中應用虛假商品說明,令一名已訂購機票乘客無法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