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珠澳大橋自2009年底動工,漁護署的海豚報告指出,即使工程高峯期在2015、16年已過去,但沒有迹象海豚恢復使用北大嶼山的海域。一早成立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亦受影響,海豚使用該海岸公園跌至2004年以來新低,去年海豚密度較2004年相比下跌85%。資料顯示,海豚用在社交和覓食時間大跌逾半。
海豚如人一樣,花時間在覓食、社交、移動。但漁護署委託船上觀測數據顯示,海豚用在覓食和社交的時間越來越少,2002年觀測到海豚花逾25%覓食,去年跌至不足10%。2002年香港的海豚有10%時間用於社交,去年僅餘下不足5%。海豚覓食的範圍亦不斷縮減,2012年以前海豚在大嶼山東北水域覓食,近年已經絕迹。
專家:因搵食艱難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學術顧問洪家耀指,海豚大多在水面進行社交活動,交配繁殖下一代,「如果你搵食艱難,你冇心機冇時間去社交,同人係一樣嘅,覓食比率同社交比率(下降)反映緊佢哋生活質素下降。」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