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習近平上台後,中共對港政策走向天朝主義,不但否決香港落實真普選,更利用特區政府加強打壓反對派。上周,法院根據去年的全國人大釋法,再撤銷四名議員的資格,只是天朝主義路線的延伸。相信在反對派不振的情況下,廿三條立法亦不遠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已幾近名存實亡。
在這股政治低氣壓之下,不少人感到氣餒,認為天朝壓境,任何抗爭都注定徒勞。但當我們環顧世界,就會發現不少地方的自治之路都非常艱辛漫長,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就是一例。
加泰隆尼亞早於十五世紀已建立自治政府,但十八世紀後,西班牙加強中央集權,加泰逐漸失去自治。雖然自治曾於一次大戰後短暫恢復,但佛朗哥之法西斯政權上台,在1939年加泰再次喪失自治,而且面對比香港現時更嚴厲的壓迫。佛朗哥不但廢除自治政府,更厲行同化政策,禁止使用加泰隆尼亞語和旗幟等文化象徵,試圖消滅加泰人的身份認同。不少異見者不是流亡,就是被監禁甚至處死。更不幸的是,由於冷戰關係,佛朗哥政權並沒在二戰後被推翻,更在美國的經濟援助下得以鞏固,對加泰的壓迫亦得以延續。
面對這樣險惡的形勢,加泰人民並沒有放棄,更嘗試用不同方法組織本土抵抗運動。在五十年代,部份加泰人嘗試組織武裝抗爭,但很快發現此路不通。其後,抵抗運動把力量集中在民間推動加泰的主體意識,以傳播加泰隆尼亞文化為槓桿,力抗佛朗哥的同化措施。例如在1961年,一批工業家、銀行家和律師成立了文化組織「Òmnium Cultural」(1963-67年轉入地下運作),透過舉辦文學創作比賽和教師培訓等活動來宣傳加泰的語言文化;而「童軍運動」亦是加泰人吸引青少年學習本地語言文化的重要渠道。但影響更廣泛的,就要數1961年開展的「新歌運動」,當時一批加泰歌手和作曲家,以英美流行曲形式,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加泰語歌曲,大大促進了加泰文化的復興。
隨着佛朗哥在1975年逝世,西班牙開始民主化,1977年過百萬加泰人乘機在首府巴塞隆拿示威,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加泰自治。兩年後,加泰終於公投通過自治法,在經歷逾40年的打壓後全面恢復民主自治。
加泰隆尼亞的抵抗經驗,當然不能和香港直接重現,其抗爭策略也未必適合香港,在某些方面,香港甚至面對更大困難。例如本地商界立場普遍親北京,使抵抗運動所獲的資源可能比加泰人當年更少。
但加泰隆尼亞抵抗佛朗哥專政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面對強權的嚴厲壓迫,我們也不應懷憂喪志,而是應沉着應對,用更靈活和富策略的方法抗爭,特別是要在民間強化主體意識,為未來的政治機遇集氣,積極準備實現民主自治的一天。
http://www.facebook.com/reformhk
吳凱宇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