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唔止冇後悔,反而覺得引以為榮。我可以算係史上首位為爭取可持續發展而被取消議員資格嘅人」。出任建築、測量、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僅9個多月的姚松炎,因宣誓時於誓詞加入「為香港可持續發展服務」等字句,最終被法院褫奪議席,他形容是次DQ風暴是以明日的釋法去推翻昨日的宣誓,法治已死;失議席兼面臨沉重訟費,姚依然樂觀,認為事件揭露政府及中共的邪惡,反可為民主運動添新能量。即使時間短暫,自問為議會注入新的議政手法監察政府。
被褫奪議員資格後四天,姚松炎在立法會大樓外接受訪問:「法律精神係你嘅行為,係透過對法律資訊去判斷係咪犯法,𠵱家冇咗,用筆寫字係咪犯法你都唔知,因為聽日可以釋法。」作為釋法風波的受害人,他卻反過來安慰他人,明白大家會憤怒及不滿,但「今次輸嘅只係一仗,勝負乃兵家常事」,認為此事可揭露中共邪惡面目,不會被蒙蔽,從此角度看,事件就變得有意義。
稱積極考慮參與補選
當日放棄大學教席全職從政,參選時自言實驗室就在社會。這個社會實驗算不算失敗收場?姚不認同,自言近一年已在議會做了好多「實驗」,由選舉、城市規劃、審議工程到提升議政水平都是一例。他說目前要將手頭工作交予其他民主派議員跟進,個人會在議會外繼續進行社會實驗。他稱積極考慮參與補選,但勝算只是一半,因此要兩條腿走路,若不能重返議會,亦要在議會外推動公民社會。
去年參選立會,目標是民主派取過半議席,成執政黨就不用抗爭,事隔一年連自身議席亦不保,姚仍堅信當初那套,揚言力推民主派搶攻下屆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有種宿命論講:冇用啦,到時又DQ晒你。其實就係我哋不斷透過呢啲戰役去迫令佢(中共)露出真實、邪惡面目面對國際……若你咁宿命,一係死咗佢,一係移民啦」。
談及安頓員工、面對沉重政治及財政壓力等,他都說得淡然,「如果係政府採用最極端行為,追收驚人訟費,行管會又追收300幾萬,可能我要宣佈破產,到時咪搵嘢做……其實唔使太擔心我收入問題,我有專業牌照,喺大學任教,我嗰科好易搵到工做……」
■記者陳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