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壹週刊》於1990年3月15日面世至今,已陪伴港人度過廿七個寒暑,在以前資訊還未高度流通的年代,其報道內容是不少市民茶餘飯後的絕佳話題,《壹週刊》創立別樹一幟的「富豪Beat」、「黃賭毒Beat」及一系列偵查報道,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其首創的狗仔隊文化更轟動一時,改變本港傳媒生態,惟報道手法亦屢受爭議,不時惹上官非。
揭九鐵廣告鬧鬼真相
《壹週刊》是六四民運後的產物,創辦人黎智英曾表示:「沒有六四就沒有《壹週刊》及《蘋果日報》。」其後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發表有關民運期間鎮壓學生屬正確的言論,黎智英公開撰文痛斥對方為「超級國恥」及「王八蛋」,一系列事件令當時他旗下佐丹奴內地業務遭中央封殺,自此黎轉移專注發展傳媒事業。
「不扮高深,只求傳真」為《壹週刊》初期口號,出自廣告界創作奇才林振強手筆,看似無關痛癢的事情,往往成為其尋根究柢的經典報道。譬如1992年11月一篇揭露九鐵廣告鬧鬼真相的報道,記者北上親身尋找廣告中的小朋友,證明謠言不實。該期《壹週刊》銷量大破紀錄,需加版再印。《壹週刊》於1990年7月開展偵查報道,揭發時任交諮會主席譚惠珠持有家族的士公司股份未有申報涉利益衝突,引起公眾譁然。1995年記者屈穎妍於福建沿海地區採訪軍演,與攝記被指觸犯國家安全法,帶往國安局軟禁6日5夜。
此外,《壹週刊》首創「一書兩冊」,囊括政治、時事、財經、娛樂及生活文化多個範疇,包括開創「黃賭毒Beat」及「富豪Beat」,全方位將城內各大富豪起底;及後亦有多篇名人專訪,包括劉鑾雄、崩牙駒及張子強等傳奇人物的報道。
《壹週刊》多年來的經典報道數之不盡,惟亦多次惹來爭議。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其首創狗仔隊文化,令不少藝人聞風喪膽,尤以1995年直擊沙巴,踢爆當年梅艷芳及趙文卓的戀情最為震撼。
此外,《壹週刊》亦多次惹上官非,更曾就一宗報道打足6年官司。皆因《壹週刊》於2010年7月一篇「霸王致癌」的報道,指霸王旗下多款洗頭水含有致癌物質二噁烷,令對方股價大挫,數日內市值蒸發逾20億。其後霸王以文章誹謗入稟高等法院,要求壹傳媒賠償逾6億元,成為本港民事法庭誹謗索償金額最高的案件。最終報道被判有誹謗成分,須向霸王賠付300萬元及對方八成訟費。
■記者溫婉婷